數千張古蹟照片及建築圖面/學術研究、教學參考、設計施工、旅遊導覽
[ IP授權版 ]
《周原遺址》  Ruins of Zhouyuan

周原遺址

周原遺址是周人的發祥地與滅商支前的都城遺址,位於歧山與扶風兩縣的北部,南北長約5公里,東西寬約3公里。據史籍記載,該都城大約於西元前12世紀末或西元前11世紀初,開始建築城郭,作為都邑。西元前11世紀末,周文王遷都豐後,這裏仍然是周人的重要政治中心。到西周末年,由於西戎入侵城為廢墟。1976年後對該遺址進行大規模發掘,揭露出一批大型的夯土建築基址,並發現了西周時期的甲骨文和多處銅器窖藏。目前已發掘的建築基址有歧山鳳雛才扶風召陳兩處。鳳雛建築基址南北長45.5米、東西寬32.5米、高1.3米,面積為1469平方米。該基址以門道、前堂、後室為中軸,東西兩側配置廂房各八間,有回廊相連,形成一前一後兩進、東西對稱的封閉性院落。前堂是這組建築的主體,東西長17.2米,南北寬6.1米,臺面上有排列整齊的柱洞,東西七行,南北四行,可推知為面闊六間、進深三間的建築。牆壁和地面均用細泥摻合砂子、石灰塗抹,表面光滑堅硬。此外,還發現一條用卵石砌成的東西向排水道和一條南北向陶管排水道,可將院內的積水排向院外。召陳建築基址共發掘了十五座夯土建築,總體規劃不甚嚴謹,佈局不按中軸對稱。其中3號、5號、8號基址規模較大,保存較好。3號夯土台基東西長24米,南北寬15米,現存高0.73米,台基上東西有七排柱礎,南北有五六排柱礎,還有兩道隔牆,將台基分隔為三間。8號夯土台基稍小,東西長22.5米,南北寬10.4米,現存高0.76米,東西有八排柱礎,間距2.5~3米,南北有四排柱礎,間距3米,台基周圍有寬0.5~0.55米的卵石散水。召陳的建築物屋頂大都用瓦覆蓋,遺址內有許多筒瓦、板瓦和半瓦當。板瓦較大,長70釐米,表面飾繩紋,很多瓦有瓦釘或瓦環。筒瓦除飾繩紋外,還飾雙線三角劃紋。半瓦當飾重環紋。這類大型建築,應是當時貴族的宅院,或是周人的宗廟或宮殿建築。從出土陶器推斷,它的年代均屬西周中、晚期。鳳雛的大型建築基址覆蓋著一層紅燒土,說明是被火燒毀的。周原遺址發現多處鑄銅、制陶、制骨、制玉石等手工業作坊遺址,其中扶風雲塘村南西周中期制骨作坊遺址規模最大,發現大量的骨料和半成品,還有銅鋸、刀、礪石等工具,所選用骨料大多數為牛的肢骨。墓葬在扶風縣齊家、莊白、雲壙等地都有發現,歧山縣賀家村發現小墓,過些是滅商以前的周人墓葬。另外,還發現一些西周早期墓,個別墓有壁龕放隨葬品,在西周時期罕見。

企劃編輯 / 建築情報雜誌社 系統規劃 / 中威技術顧問公司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