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中華古蹟-學習知識庫:《唐華清宮遺址》 | 關閉 |
[ IP授權版 ]
![]()
|
《唐華清宮遺址》 Ruins of Hall of Glorious Putity of the Tang Dynasty 唐華清宮遺址 華清宮位於臨潼縣驪山北麓。天寶十五年(756年)無史之亂起,華清宮毀於戰火。華清宮的宮城四面有門,宮內以牆相隔分為東、中、西三區。1982年4月發現華清宮湯池遺址位於東區,在溫泉總源以北有石砌浴池四個及浴池上殿閣其址遺跡。在所有的浴池當中,保存比較好的共有兩個一個呈橢圓形,東西長10.06米,深1.5米,一個呈海棠形,直徑約3.6米,深1.25米。兩個池子的中央均有出水眼,引水及排水系統清晰。共發現木水道總長18余米,陶水管道八處,總長400多米,磚砌水道兩處,總長約50米。對照文獻可以初步判定:唐代華清宮九龍湯(蓮花湯)、芙蓉湯(海棠湯)、星辰湯和太子湯就在這裏。 在驪山第三峰頂的斷崖上,殘存夯土台基,其南北長8米,高2.5米,夯土層厚7~10釐米。這裏應是朝元閣的所在地。朝元閣原是驪山上華清宮的主要建築。在華清宮遺址南偏西約300米、海拔695米處,發再老君廟遺址,由主殿、兩亭殿和周回廊組成。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