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千張古蹟照片及建築圖面/學術研究、教學參考、設計施工、旅遊導覽
[ IP授權版 ]
Database error: your query error
MySQL Error: 1030 (Got error 28 from storage engine)
《華陰西嶽廟》  Temple of Mount Huashan in Huayin
‧所屬分類= 古蹟的地區分類 > 陝西 || 古蹟的類型分類 > 寺廟

華陰西嶽廟

華陰西嶽廟位於華山北麓約5公里,東距華陰縣城約2.5公里。西嶽廟,又稱華嶽廟,是專門祭祀五嶽之一華山之神的廟宇。廟宇規模宏大,佈局嚴謹。古岳廟創建于西漢武時期,初稱集靈公。在華山黃神穀,可能在東漢時期,移到了今天這個地方。廟後尚存《敕建西廟圖》碑,是研究此廟建形築制的重要資料。廟宇坐北朝南,整個建築的中軸線直對著華山主峰。廟宇的總體佈局:在廟宇外,原有一座亭,稱遙參亭,已毀,廟宇前有琉璃照壁一座,長20余米,明代建築,門前東西各立一座三間四柱木碑坊和鐵幡杆,亦毀,廟門為灝靈門,為磚石砌三券洞單簷歇山頂建築,故稱連山門,門內原有鐘、鼓樓各一座,已毀,再向北為五鳳樓,木構樓閣,已毀,唯存磚基、台座、樓閣柱礎,過五鳳樓有欞星門,為三座木碑樓以夾牆分成“連三門”形式。清代建築,由欞星門向北是一開闊院落,南北長130米,東西寬約100米,院內正中立一道“天威咫尺”的石碑坊,兩側原有三對碑亭,碑在亭毀,兩廂有冥王殿,靈官殿等配殿,再向北為古嶽廟大殿前門——金城門,也稱重門,門後有石橋、泮池、石欄。金城門面闊五間,進深三間六椽,構架為“分心槽”。山牆不用中柱。單簷歇山頂,但收山較深。鬥縅佈置疏朗,前後簷明間及次間,梢間平身科均一拈,柱頭科鬥縅及梢間平身斜鬥縅為踩出雙抄,明間及次間平身科鬥縅做出獨特,其整拈鬥縅並不安放在整個坐鬥上,而是在明間用坐鬥三個,次間用坐鬥兩個,並出45度斜縅。角科鬥縅也出雙抄,不用頭兄、由昂,而是在第二跳鬥縅 (交互鬥)上承托枋子,枋的後尾插在屋內角梁下的垂蓮柱上,吊挑枋呈柱做法,也是一種獨特的地方手法。金城門為清代重修,但還有清代以前的許多建築特徵。金城門後為西嶽廟正殿——灝靈殿,建於“凸”形大月臺上,面闊九間,長37.2米,進深五間十一架,22.6米,周回廊,殿身為雙槽平面,內槽有兩排金柱七架梁,高在1米以上,構架為明、清抬梁式做法,但梁上仍然保留駝峰、叉手。柱頭科鬥縅為七踩三下昂,平身科鬥縅做法與金城門具有相同特徵,而明間更用五個坐鬥,次、梢、盡間用坐鬥三個。鬥縅在中國古代建築設計(各部尺度關係)中起著“模數”的作用,在灝靈殿鬥縅上同樣得到證明。通過丈量,大鬥寬35釐米,間隔20釐米。如此,明間面闊6米,五隻大鬥間隔2.2米,兩邊各條1.9米,次間4.5米,三隻大鬥間距1.1米,兩邊各餘1.7米,廊步不用平身科,但角科用大鬥三隻,則鬥與柱心間距又恰為1.9米。故大鬥寬、鬥間距與鬥至角距仍為構成開間面闊的要素。

 存入<我的古蹟檔案夾>    查看<我的古蹟檔案夾>     列印     上一筆    下一筆

企劃編輯 / 建築情報雜誌社 系統規劃 / 中威技術顧問公司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