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千張古蹟照片及建築圖面/學術研究、教學參考、設計施工、旅遊導覽
[ IP授權版 ]
《土樓山土樓神祠、古洞群及露天金剛》  The divine temple, ancient cave complex and Statues of Warriors^ Atten dants in open air on Mt.Tulou

土樓山土樓神祠、古洞群及露天金剛

土樓山位於西寧市之北,當地人稱為北山。《水經注》中寫道:“湟水又東,經土樓南,樓北依山原,峰高三百尺,有若削成,樓下有神祠,雕牆故壁存焉。”這座自然山巒,頂部被黃土覆蓋,山腰則紅崖斷疊,因久經風雨侵蝕,形成了一座貌似土樓的外觀,所以人們稱之為土樓山。《清和月雨後游土樓山記》中寫道:“土樓山為湟郡之勝境……樓橫列於山腰,鱗次而櫛比者十有餘間,其象雖不美麗,而天造地設,不假經營締造之力,此也邊地之奇觀也。”由此可見,土樓山自古以來,就以其大自然的獨特景色而名冠邊陲。

土樓神祠
據歷史記載,該祠是東漢永元四年(92年),當地人民為紀念鄧訓的逝世而建立的“聖賢之祠”。從初建至今已有一千九百多年的歷史。東漢後期為佛教活動場所,到明朝山下又有鐵佛寺誕生,此後此山逐步轉化為道教活動之地。

古洞群
北山,最引人注目的是山腰中間那些排列不一的古老洞窟。這些洞均建在絳紅色的斷壁懸崖之中,層次錯落有序,形若浮圖,狀如土樓,成為今古奇觀。古洞群,從西向東,可分為西部、中部、東部洞府,有禪洞、玉皇洞、城隍洞、聖母洞、關帝洞、金剛崖洞等,名曰“九窟十八洞”,實際上有直洞三十九個,偏洞十八個。洞的建造特點是:天造地設,以自然形成為主,輔以人工開鑿,以土見長而聞名古今。這些洞窟,均隱於山腹半崖之間,曲徑古道,棧橋環繞,洞外席地建樓,傍山豎閣,閣內藏洞,洞中有佛,洞府、樓閣、殿宇融為一體,堪稱西寧第一古刹。洞中壁畫,多出於北魏、隋、唐、五代、宋、元時期。這些壁畫,年久無修、煙薰火燎,已殘存不多。從藝術風格上可分為兩大部分:西部洞中壁畫為漢族佛教風格,東部的則為藏族佛教格調。這些都是較為珍貴的文物古跡,其表現方式獨特,把泥塑佛像與繪畫藝術同時並用,色調突出,對比強烈,線條剛勁有力,立體感好,人物、繪畫形象生動,用色細緻勻稱,尤其藏傳佛教壁畫,藝術性很高,被譽為“西寧莫高窟”。

露天金剛
金剛是土樓山一大景觀,它坐落在中部和東部群洞之間,久經風雨沖刷而形成。它形似塔狀,貌若神像,突出山崖,故當地人說是從山中閃出來的“閃”佛。遠眺這座山體,形若寶塔,玲瓏剔透,巍巍挺立;近看似如天神,有如樂山大佛再現。
金剛原有兩尊,西面一尊,因自然塌落而破壞,現已辨認不清,只有部分痕跡可尋。東面一尊現尚完好,它身披盔甲,金冠玉帶,背靠山崖,俯視西寧古城。

企劃編輯 / 建築情報雜誌社 系統規劃 / 中威技術顧問公司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