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千張古蹟照片及建築圖面/學術研究、教學參考、設計施工、旅遊導覽
[ IP授權版 ]
《賀蘭拜寺溝方塔》  Square pagoda at Baisigou, Helan

賀蘭拜寺溝方塔

拜寺溝方塔在賀蘭縣境內,位於銀川西北約50公里的山谷深處,距拜寺口約10公里。方塔不見記載,不知創建所由,人們以溝名塔形名之。1990年10月,方塔被毀,1991年秋,寧夏文物部門進行了清理發掘,證明是很有特點的西夏建築。

方塔所在地是一個山間盆地,東西約700米,南北約300米,是溝內最寬闊的地方,海拔在2000米左右。這裏四面環山,中通洪溝,松林如濤,環境幽雅。方塔未毀前就雄踞於溝北近山的臺地上。據考察,在溝南、溝北的臺地上,有大面積的西夏遺址,方塔下面,就是一處寺廟遺址,塔後山腰和溝南高臺上,還有墓塔遺址,遺址總面積達十幾萬平方米。遺址地表,磚瓦建築材料隨處可見,有的地段還暴露出鋪地方磚。建築材料中除普通磚瓦外,還有綠琉璃瓦當、滴水和脊獸殘件。這些琉璃構件,多為瓷胎,質地堅固,色澤光亮,造型精美。《西夏法典》規定:在西夏,“除寺廟、天壇、神廟、皇宮之外,任何一座官、民宅第,不准裝飾蓮花瓣圖案,亦禁止用紅、藍、綠等色琉璃瓦做房蓋。”這些情況說明,方塔周圍的建築,規格很高,規模很大。聯繫到這次清理髮掘,出土了包括西夏仁宗皇帝發願文在內的西夏文、漢文佛經、文書,西夏文崇宗貞觀年圭形木牌,絲麻織品等一批珍貴文物,說明方塔及其遺址,曾經是西夏皇族進行宗教甚至政治活動的重要場所。

過去,由於山洪積石將方塔下兩層掩埋,以致影響到人們對方塔結構甚至表層的瞭解。通過清理發掘,大體搞清了方塔的基本結構。

第一,方塔不設基座,直接建在塊石夯實的地基上。塔心向下,有一個深約2米、不太規則的圓坑,坑內堆積中,有塔心柱朽木。與此坑相對,殘塔中心有塔心柱洞。在清理廢墟殘磚中,也發現了數根塔心柱,大柁等建築材料。說明此圓坑並非地宮,而是埋塔心柱的坑。塔心柱從此向上,貫通全塔,直達塔頂。

第二,方塔不是原說的十一層,而是十三層。經發掘研究,第一層邊長6.80米,高6米,約占塔身總高的1/6(估計全塔總高約40米左右)。第二層以上,高度驟減。每層用疊澀磚和菱角牙子磚出簷,沒有斗栱額枋雕飾。

第三,塔體內部,第三、十、十二層各有一個不大的方室,塔心柱貫通其間,向南有通道通向塔外,其餘各層,皆為實心。塔心不用殘磚充塞,而是全部用磚實砌,黃 泥作漿,壁心一體,從而提高了塔體的堅實度和整體性。

第四,每層南壁除三、十、十二各層為方室通道口外,其餘各層都是影塑直欞假窗。據中國古建專家研究認為,宋、遼、金時期,平面呈八角形的“密簷塔盛行於北方,雖然有個別例子仍保存唐代方形密簷塔的形式。”西夏地處西北,與宋、遼、金同期,其所建拜寺溝方塔,應是這“個別”中的又一例。方塔樸素無華的外觀,也與唐塔十分接近。從拜寺溝方塔的建築結構和建築風格上,可以看到唐代文化對西夏文化的影響。

企劃編輯 / 建築情報雜誌社 系統規劃 / 中威技術顧問公司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