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千張古蹟照片及建築圖面/學術研究、教學參考、設計施工、旅遊導覽
[ IP授權版 ]
《奉節白帝城》 White Emperor City of Fengjie

奉節白帝城

白帝城位於奉節縣城東白帝山上,建築面積1785平方米,其歷史可上溯至西漢末年(25年),當時公孫述(子陽)據蜀,自號白帝,曾在白帝山築城,故以為名。公孫述于東漢建武十二年(36年)為大司馬吳漢所敗,後人在白帝城建廟祀之,是為白帝廟。明正德五年(1510年)四川巡撫林俊從正統觀念出發,認為公孫述是叛逆,不可立廟,遂毀其像改祀土神、江神以及漢將馬援(伏波),並改廟名為三功祠。明嘉靖十一年(1532年)巡撫朱廷立將三功祠改建為義正祠,祀蜀漢昭烈帝劉備與丞相諸葛亮,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巡撫段錦又增塑關羽、張飛以及諸葛亮祖孫三代泥像,並取“明君良臣,千古垂範”之意改義正祠為明良殿,這一格局仍基本保持至今。

據史志記載,白帝城中曾有白帝樓、最高樓、觀音閣、清風閣等建築物,今已不存。另有一眼白龍井也已乾涸。目前白帝城中除有明良殿、武侯祠、觀星亭等明清建築之外,還有民國初年張鈁屯兵夔州時所建西洋小樓以及近年新建托孤亭各一座。

白帝城有較高的歷史價值。白帝城的歷史沿革實際是奉節縣從漢代末年到民國年間發展演變情況的縮影。白帝城同時也是研究公孫述、劉備等歷史人物的重要實物佐證。白帝城的建築物外部造型樸實無華,細部裝飾畫龍點睛,此外如石刻書畫等也都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在科學價值方面,據有關專家考證,白帝城古城牆是我國目前保存最完好、最長的一段漢代城牆,其價值不容低估。該城在地方文化方面的價值更是不言而喻,無論是李白“朝辭白帝彩雲間”的激動,還是杜甫“白帝城下雲出門”的憂患,都極大地提高了白帝城的知名度;三國故事的廣為流傳,更使白帝城聲名遠揚,再加上它地處三峽勝景夔門前沿的地理位置優勢,白帝城理所當然地成為整個長江旅遊鏈上的重要一環。


企劃編輯 / 建築情報雜誌社 系統規劃 / 中威技術顧問公司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