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中華古蹟-學習知識庫:《九龍坡華嚴寺》 | 關閉 |
[ IP授權版 ]
![]()
|
《九龍坡華嚴寺》 九龍坡華岩寺 九龍坡華岩寺坐落在距重慶市中心23公里的華岩鄉華岩村,為重慶著名古刹。它規模宏大,占地30多萬平方米,建築面積8200餘平方米,由接引殿、大雄寶殿、華岩洞為主體的三大院落組成。 接引殿建築群前為一放生池,池內荷花吐豔;後是建于清道光五年(1825年)的石牌坊一座,坊上鼇魚鴟吻翹立,坊面雕有造型極生動的人物和花草圖案。接引殿建築群呈四合院分佈,由殿門、正殿、配殿組成,建于清道光五年(1825年)。正殿即接引殿,單簷歇山式小青瓦頂,木梁石柱土牆結構,面闊五間17.7米,進深三間10米,高8.9米,八棱柱,素面石台基高1.5米。 出接引殿南行30米是華岩寺的中心——大雄寶殿建築群。殿宇依中軸線排列,由天王殿、大雄寶殿、藏經樓、禪房等組成。大雄寶殿左置配殿嚼雪堂,右置法堂。禪房左側置祖師堂,右置觀音堂。大雄寶殿建於清康熙七年(1668年),重簷歇山式琉璃瓦頂,木梁石柱抬梁式結構,殿高13米,寬27.5米,深9.5米,柱下是兩層台基,台基中、左、右皆設踏道。殿宇翹角飛簷,加之立於高聳的台基之上,尤顯巍峨壯觀。整個院落以簷廊相連,各小院往來自如,可免受日曬雨淋之苦。院記憶體禪房、客房、僧寮大小房舍三百餘間,又存天井十三個。藏經樓後天井壁面嵌清乾隆時重慶著名書畫家龔晴皋手書匾一塊,寺內還存趙熙書《波羅密經》石碑一通。 出大雄寶殿至華岩古洞,見上、下兩殿。下殿極簡,上殿依山修造,遮掩華岩洞。殿為邑人汪德熏於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建,惜佛像無存。殿后岩刻“有龍則靈”四字。洞側花圃草木蔥蘢,有至福地洞天之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