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千張古蹟照片及建築圖面/學術研究、教學參考、設計施工、旅遊導覽
[ IP授權版 ]
《曲阜孔廟》 Confucin Temple in Qufu

孔子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也是中國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被奉為“聖人”,故里曲阜成了聖地,其故居被擴大成為巍峨的殿堂,即孔廟。孔廟及其弟子的祀所──顏、孟、曾諸廟,以其歷史悠久、體制完備、佈局嚴整、富有紀念特徵在我國建築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闕裏孔廟是中國現有建築群中歷史最悠久的一處,從西元前478年利用舊居改作廟堂起至今已有近二千五百年的歷史。其間由於兵災、雷火等原因而使廟宇屢遭破壞,但又很快重建起來,且規模越來越宏大。據史料記載,重大維修活動達六十多次。通過這些修繕、改建、擴建,孔廟的總體佈局也在不斷變化、發展,最後才形成今天的狀況。曲阜孔廟現今的總體佈局及其主要建築的形制基本上保持了清雍正八年(1730年)大修後的面貌。

孔廟佔有一片南北長、東西窄的條形基地,它從曲阜的南門沿著中軸線向北伸展,形成一組佈局嚴整的建築群。這座縱深600余米的宏偉建築群幾乎把曲阜城分為東西兩半,突出了它在城中的重要地位。現存孔廟東西寬141~153米,南北長637~651米,總面積約9.6萬平方米。

孔廟自南至北共有九進院落,可分為前後兩區。

前區包括奎文閣以南五進院落,供祭祀前作準備和起烘托主體建築之用,其中大中門前三進院落純屬過院,院內除圍牆和多重門屋外遍植檜柏,形成寧靜幽雅的環境,使進謁者產生肅穆虔敬之情。大中門至奎文閣之間的兩重庭院是祭祀前舉行戒誓儀式、各種祭儀的“彩排”以及齋宿、休息的場所。

後區包括奎文閣以北的幾組庭院,即大成門前院、大成殿殿庭、殿庭後院、殿庭東院、殿庭西院。這裏是祭祀區,是孔廟的主體部分。

上述兩區沿中軸線前後相連,從南端的“金聲玉振”坊到大成殿共經過三座牌坊、兩座橋、七座門(包括欞星門和奎文閣樓下)、七進院落。在主體建築前使用這麼多的空間層次來作為前導,在我國現存建築群中是極少見的。中間軸線的兩側還有兩條次要道路作兩翼,用橋樑、掖門加以串聯、分隔,從而加強了中軸線的分量。

聖時門是孔廟的大門,前有“金聲玉振”坊、欞星門、“太和元氣”坊和至聖廟坊。這是一處以牌坊為主體的庭院,牌坊上的榜額“金聲玉振”、“太和元氣”標誌著孔子的道德功業,在中軸線上60米的距離內排列了三座石牌坊和一座石欞星門,整體效果處理得落落大方,頗為得體。

“金聲玉振”坊建於明嘉靖十七年(1538年),“太和元氣”坊建於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二坊形式基本相同,都是三間四柱沖天柱式石坊,柱頂飾以蹲獸,明間額上鐫榜題。

欞星門是孔廟第一道門。明正德至嘉靖年間改照壁為欞星門,原屬木構,到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才易為石構,形式仿清代常見的沖天柱式木牌坊,石柱前後依然用斜撐(戧柱)支撐,額枋下則以鑄鐵上檻作承重構件,鐵、石兩種材料結合在一起,並無不協調之感。

聖時門是一座磚身木構屋頂建築,明弘治時定為面闊五間、單簷歇山頂式樣,至今仍保持許多明代特點。此門前後正中的兩方陛石,雕刻精美,雙龍戲珠用雲水烘托,龍身翻轉騰躍,姿態生動,整個浮雕圖形呈現出一種動態美,堪稱孔廟石刻中的上品,也是明代石刻中的精品。

弘道門是孔廟的二門,門前橫亙璧水河(亦稱泮河)一道,河上架石拱橋三座。弘道門原為三間,明弘治十七年(1504年)改為五開間,單簷歇山頂。外簷石柱有生起、側腳,呈明代風格。

大中門始建于金,明弘治十七年(1504年)由三間改為五間,現為五間三門,單簷懸山頂,灰瓦綠邊。平身科斗栱用一斗三升,木架為清後期做法。明間北面二簷柱石礎鐫蓮瓣,飽滿有力,構圖勻稱,有唐、宋風格,是廟內所遺最古老的石礎。

同文門的位置是宋時“至聖文宣王廟”的廟門所在,明代以來這裏一直是古碑貯放處。現存門屋五間三門,單簷歇山頂,黃琉璃瓦,簷柱用八角形石柱,形制和弘道門相似。斗栱為五踩重昂,有明末清初的作風。

奎文閣創建于宋初,金明昌二年至六年(1191~1195年)重建,欽定名為“奎文閣”,是一座五間三簷有平座的樓閣式建築,明弘治年間重建為七間三簷的樓閣。現建築基本上保存了明弘治重建時的風貌。

現存書樓面闊七間,進深五間,外觀二層三簷,內部空間實為三層,兩明一暗。上層挑出平座,屋頂為歇山式,覆黃琉璃瓦。

奎文閣的樓上是藏書室,早在宋咸平初年就在閣上庋藏宋太宗禦書及九經等書卷。明代時奎文閣藏書豐富。奎文閣樓下據記載有兩種用途:一是作為孔廟中路的一座殿門,二是在此舉行祀典的演習。

按宋《營造法式》大木作制度的分類,奎文閣下層的木構架是典型的“殿堂”結構,柱子同高,用料工整,柱子與額枋上列斗栱,其上安天花(平棋)。而樓上柱子不圓不直,也無平棋,屬“廳堂”類,故奎文閣的木構架可稱為“上廳下殿”式。奎文閣屋面坡度舒展輕逸,下簷斗栱五踩重昂。上簷斗栱七踩單翹重昂。斗口10~11釐米,比故宮太和殿的9釐米還大。外簷所繪金線大小點金彩畫形式為清代中葉的作品。

大成門宋時稱為殿庭門,也稱儀門,三開間。明成化、弘治年間改為五間,清雍正二年(1724年)重建,僅瓦改用黃琉璃瓦。現存大成門是清雍正年間重建後的遺構,五間三門,單簷歇山頂。台基用石須彌座,明間前後四根簷柱鐫突雕雲龍,其餘八根簷柱鐫小幅雲龍。簷下所用五彩重昂鎦金斗栱是標準的清官式做法。室內雖無天花,但由於鎦金斗栱及垂蓮柱的點綴仍顯得富麗堂皇。屋頂蓋黃琉璃瓦,彩畫為和璽式。

大成門前院內的十三座碑亭,式樣大同小異,平面三間方形,明間開敞,次間砌牆,重簷歇山頂,黃琉璃瓦。其中以靠近奎文閣一邊的中間三座年代較早,外側兩座是金代遺構,內側東邊一座是元代遺構,其餘十亭都是清代建築。

大成殿殿庭是整個孔廟的中心,從宋代以來,這組殿庭就採用宋、金時期祠廟常用的一種組合方式──廊廡周繞的封閉庭院。廊廡到明、清時期已較少使用,孔廟殿庭始終保持這種形制,是一個難得的遺例。

殿庭現存的建築物除杏壇外都是清雍正三年至八年間(1725~1730年)所建,而其庭院的平面佈置則是明弘治十三年至十七年間(1500~1504年)所形成的,清雍正年間重建時一依舊制。庭院以大成門、一百間廊廡和寢殿為周邊,環繞大成殿和杏壇而形成閉合環境。杏壇是孔子立學設教的象徵,具有重要的紀念意義,所以居於庭院中心,幾乎和大成殿佔有同等重要的位置。寢殿的建築體量雖然遠遠超過杏壇,但仍處於次要地位。

大成殿殿庭在建築處理上具有優美和諧、莊嚴肅穆的特徵。巍峨燦爛的大成殿用高高的台基托起,突出于周圍的建築物之上,強調了孔子的崇高地位。長達八十開間的東西兩廡,意味著孔門弟子眾多和儒家傳統源遠流長,建築形式和內容達到了完美的統一。大成殿面闊45.6米,東西兩廡相去約63米,這兩個尺度的分寸掌握得很適當,使殿庭顯得既開闊又不散漫。大成殿高24.6米,與大成門相距90米左右,距離與高度之比為3.5∶1,視覺效果是良好的。運用色彩、裝飾、細部裝飾來烘托主體,使建築群中的各個單體主次分明、和諧協調的手法在這座殿庭裏也熟練地被加以利用。例如,大成殿、寢殿、大成門、杏壇用黃琉璃瓦,兩廡、金聲門、玉振門用綠琉璃瓦鑲黃邊;簷下斗栱,大成殿用九踩(上簷)、七踩(下簷)斗栱,寢殿用七踩(上簷)、五踩(下簷)斗栱,大成門用五踩斗栱,兩廡用一斗二升交麻葉雲;台基高度,大成殿為2.1米,寢殿為2.06米,大成門為1.65米,兩廡為1.14米,杏壇為0.6米;彩畫,大成殿用金龍和璽,寢殿用龍鳳和璽,杏壇用和璽,兩廡用鏇子雅伍墨(加黃線),等等。這一系列的陪襯、烘托,使大成殿的形象更為突出。

大成殿是孔廟正殿,原在今杏壇位置,北宋乾興元年(1022年)遷於今地後迄今未移。現存大成殿是清雍正八年(1730年)竣工並經過修葺後的遺物,殿內正中設孔子塑像及神位。

大成殿建築的突出特點是,前簷十根石龍柱每柱雕升龍和降龍各一條,作對翔爭戲火珠之狀,龍身周圍均勻分佈朵雲作陪襯,下端作海水山巒。柱高6.1米,直徑約0.85米。十柱雲龍雕刻手法基本相同,而構圖則東西兩邊之柱兩兩相對,作相反方向佈置,雲龍突起約8~10釐米。這十根龍柱是清雍正年間之物,它使大成殿顯得華美壯麗。

大成殿木構架的做法極其規則、簡潔,柱網由外、中、裏三圈柱列形成,柱上端以額枋、穿插枋縱橫拉結。屋頂舉高和進深之比為1∶2.5,下簷坡度約為七舉。上下簷用黃琉璃瓦,梁枋內外用瀝粉貼金和璽彩畫。下簷斗栱七踩單翹重昂,上簷斗栱九踩單翹三昂,室內為七踩品字斗栱,平身科斗口為12.5釐米,相當於清《工程做法》四寸斗口,規格很高。

杏壇為明弘治年間建,單簷十字脊,明隆慶三年(1569年)改建為重簷十字脊,用八角石簷柱。清代基本上保持了明末的原貌。杏壇平面方形,每面三間,金柱及四角簷柱木制,其餘簷柱石制。上、下簷斗栱都用五踩重昂。

寢殿是孔子夫人神位所在地,和正殿的台基用長方形平臺相連而成“工”形平面,但兩殿殿屋相互分離,未沿用宋、金之時盛行的工字殿形式。寢殿面闊七間,進深四間,重簷歇山頂,黃琉璃瓦,木構架採用三柱分心式,外加一圈回廊。寢殿斗栱比正殿減一等,即下簷用五踩重昂,上簷用七踩單翹重昂,殿中心正脊下一列中心柱上不用斗栱。屋頂用四樣黃琉璃瓦,內外用瀝粉貼金和璽彩畫。

企劃編輯 / 建築情報雜誌社 系統規劃 / 中威技術顧問公司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