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千張古蹟照片及建築圖面/學術研究、教學參考、設計施工、旅遊導覽
[ IP授權版 ]
《邯鄲故城》 Ancient city Handan

邯鄲故城位於河北省南部,它西依太行山,東臨華北大平原,自然資源豐富。在趙國未遷都邯鄲以前,邯鄲舊邑已是人口聚集、手工業和商業都比較發達的著名城邑,並成為統治者爭奪的戰略要地。

趙國平定公子朝的叛亂後,于趙敬侯元年(西元前386年)由晉陽遷都邯鄲。由於當時邯鄲舊邑境內河流較多,水量充沛,有易受敵方水攻的缺點,因此,趙國統治者在邯鄲舊邑西南的丘陵地帶選擇城址營建新都。新都基址具有高屋建瓴之勢,克服了因地勢較低易受水攻的缺點,且符合“高毋近旱,而水用足”的建城標準。自趙國遷都邯鄲,至趙幽繆王(遷)“八年”(西元前228年)十月,邯鄲為秦”止,這裡一直是趙國政治、經濟、文化和軍事的中心,亦是漳、河一帶著名的繁榮城市。

邯鄲故城由新建的王城和邯鄲舊邑兩部分組成。王城俗稱“趙王城”,邯鄲舊邑俗稱“大北城”。王城是“宮城”、“大北城”是郭城,亦是趙國的手工業作坊區、商業區和居民區。

王城平面近似“品”形,由西城、東城和北城三個小城組成。

西城平面呈方形。其西牆全長1426米,地面牆基寬20――30米,個別地方達40米,殘高3――7米;地下夯土牆基寬32――34米,部分地方達44米。北牆全長1394米,地面牆基寬20――30米,個別地方達50米,內側高3.3――8米;地下夯土牆基寬28――34米,部分地方達44米。東牆全長1422米,地面牆基寬18――36米,東側殘高3.6――8米,西側殘高1.4――6米;地下牆基寬27――41米。南牆全長1372米,地面牆基寬30米,殘高3.5――7米,地下夯土牆基寬28――52米。城牆交角處均較寬厚。

東城平面略呈缺角長方形。由於東城較西城向南突出48米,故東城西牆全長約1470米。南牆全長834米,地下夯土牆基寬30米左右,殘高2.8――6米。北牆全長950米,地面牆基寬23――40米,殘高2.6――6.2米;地下夯土牆基寬20――32米。東牆由拐角處向北515米處折向東100米又折向北,全長1574米,地面牆基寬約30米,殘高3――4米;地下夯土牆基寬30米左右,最寬處達44米。

北城平面略呈不規則的長方形。東牆全長1592米,牆基在地表以下5米左右,因水位較高未鑽探到底,牆基寬30米左右。南牆全長1440米。西牆全長1544米,大部分淹沒于地下,南端保留在地面上的部分殘高2――7米;地下夯土牆基寬30――33米。北牆均淹沒于地下,全長1272米,牆基寬30米左右。

大北城(即邯鄲舊邑)位於今邯鄲市區京廣鐵路兩側,城的西南部與王城的東北部緊密相連,兩城相距60余米,平面呈不規整的缺角長方形。除西城牆在地面上還保留斷斷續續的夯土牆外,其餘大多淹沒在地表以下0.2――8米的深處,還有一部分尚未找到牆址。

邯鄲故城的王城以三個相連的小城組成,並與郭城――大北城分開,構成了邯鄲故城的特殊都市形態。王城營建在丘陵地帶,四周除築以寬厚高大的夯土城牆外,僅有穿過北城的渚河從東城的東部、東南部經過流入滏陽河,起到了防護王城的作用。而其他地方尚未發現有作為防護王城的城壕之類的防護設施,城牆上亦未發現有作為t望、報警之類的附屬建築,其防護設施不如燕下都、中山靈壽嚴密和完整。

從王城的規劃和佈局來看,西城和東城都採用了在縱軸線上築以高大的夯土台基,並在其上營建大型宮殿主體建築的中軸線佈局方法。西城的佈局是以大型宮殿主體建築1號台基(龍台)為中心來進行規劃設計的,其北部依次是2號、3號和9號夯土台基,西北部有4號夯土台基,東北部有5號夯土台基,並有若干地下夯土建築遺跡與其組成宮殿建築組群。東城以7號(南將台)和6號(北將台)夯土台基為南北中軸線上的大型主體建築,與其前後的地下夯土建築遺跡、遺址等組成宮殿建築組群。北城則只有10號夯土台基為其大型宮殿主體建築的台基。

邯鄲故城的手工業作坊區都分佈在大北城內。從現在資料來看,大北城雖已淹沒於地下4――11米,但發現冶鐵遺址兩處、鑄銅遺址一處、制骨器遺址一處,石器作坊一處。

邯鄲故城的道路僅在王城內發現兩條。

趙國的王陵區規劃在邯鄲故城的西北約15公里處,已發現有高大封土的墓葬十餘座。趙國的貴族墓葬區在距邯鄲故城不遠的今邯鄲市西郊百家村附近。

王城城牆的夯築系就地取土,選擇而用。城牆夯土多系黃褐土,有的雜有紅土、白土(俗稱“紅煤土”和“白煤土”)及砂石。夯層平整勻稱,夯窩密集重疊,大部分為小錘密夯,夯土密度較大。夯層厚7――9釐米,最厚達12釐米。城牆的夯築方法是先在原土上墊築一層厚10――30釐米的牆基(夯層不太明顯),然後在墊基上築牆。墊基以上的城牆由下而上逐漸向內收縮變窄。內側城牆作臺階式收縮上升,或作斜坡斜面式收縮上升。一般在城牆的城角兩側及城門兩側加厚部分的內側城牆後作臺階式收縮上升。

王城城牆的防護設施有兩種,一種是在城牆內側的檯面上層層鋪瓦,以保護城牆不被雨沖刷,這在王城西城的南牆東段、西段和西牆北段等處的內側都有發現。二是在城牆內側的城牆上設置排水槽道,由下而上將排水槽安裝到城牆頂部,防止流水沖刷,牆基末端設有鵝卵石。排水槽道的間距不一,一般為15――27米。這樣將城牆頂部的雨水用排水槽道分段排出,避免了城牆頂部的雨水漫流而下,直接衝擊檯面上的鋪瓦設施。這種排水槽道在王城北城西牆中段、西城南牆中段、大北城西牆北段等城牆的內側都有發現。

邯鄲故城內出土有大量戰國時期的瓦當、筒當、瓦釘、板瓦、排水槽、陶水管及石柱礎等建築材料。其中瓦當有素面半圓形和圓形,及山形紋、繩紋、變形卷雲紋圓形等,它們大小不等,一般直徑為12――23釐米。此外,亦有漢代瓦當、花紋鋪地磚、空心磚等出土。

邯鄲故城是戰國時期著名的都城之一,至秦始皇帝十九年(西元前228年)趙國歸秦後,仍為秦國在東方的一座重要城邑。秦代末年,秦二世二年(西元前208年),秦將章邯引兵邯鄲“皆徙其民河內,夷其城廓”,將王城毀滅,邯鄲舊邑亦多遭兵燹,於是逐漸失去了其名都要邑的重要地位,被新興起的都城――鄴城所取代。

企劃編輯 / 建築情報雜誌社 系統規劃 / 中威技術顧問公司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