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千張古蹟照片及建築圖面/學術研究、教學參考、設計施工、旅遊導覽
[ IP授權版 ]
《平山靈壽故城》 Ancient city Lingshou in Pingshan

靈壽故城是戰國時期中山國的都城,中山桓公遷都於此。城位於今平山縣三汲鄉,坐落在北高南低的滹水沱河北岸的臺地上。它北倚東陵山,南臨滹沱河,周圍自然形勢險要,北、西、南三面均為太行山群山,向東可極目華北大平原。這種自然形勢為其進攻、防禦或退卻提供了優越的地理條件。

靈壽故城是利用天然之險所築,城牆依自然地勢蜿蜒曲折,平面呈不規則的橢圓形,東西寬4000米,南北長4500米。城牆地面以上部分已大多無存,現僅存部分城牆基,牆基寬34米。城的北牆、西牆和南牆有與城牆基相連的附屬建築基址四處,是為加強城市的安全防衛而建的軍事設施遺存。

為了保證靈壽故城的安全,在靈壽故城東約1.5公里處的高坡上還建有一座小城,其東西長約1400米,南北寬約1050米。城內西部中央有一夯土台基,方形,長、寬各61米,殘高8.2米。台基西側有南北長110米、東西寬70米的夯土建築基址。從這座小城的地理位置來看,它正處於靈壽故城通往華北大平原的要衝地帶,應是保衛靈壽故城的一座重要軍事城堡。

靈壽故城的中部偏西處有一道“隔牆”將城址分成東西兩部分。“隔牆”牆基寬25米,地下夯土厚3.2米,其北段地面以上殘高2米,全長約4000米。

“隔牆”以東謂之東城,“隔牆”以西謂之西城。東城是宮城,西城是郭城。在東城西北部有一座黃山,可見靈壽故城尚保持了中山國“俗以山在邑中”的特點。其宮殿建築主要集中在東城。東城宮殿建築的佈局是以3號夯土建築遺址為中心,與其南部的8號和7號夯土建築遺址構成了宮城的南北中軸線。

在靈壽故城發現了鑄銅、鐵器作坊,制陶器作坊和制石、玉、骨器作坊共三處,三處作坊幾乎連在一起,位於城中部的“隔牆”處。

靈壽故城的居住區規劃在西城的北部、中部和南部。位於訪駕莊村南的居住址,南北長約600米,東西寬約470米,文化層厚達4米,年代有早有晚,晚的大約與城址年代大體相同。此居住址處在陵區內,可能是守陵戍卒的主要居住區。位於西城中部古道路南側的居住址,南北長670米,東西寬400米,可能是城內居民的主要居住區。另外,在西城南端的張家廟附近、西門外及東城的東南河曲村北等地亦有小片的居住址。

靈壽故城內僅發現道路一條,位於西城中部9號和10號夯土建築遺址的中部,東西向,寬11米,向西940米直達西城西門,可能是西城通向城內外的交通幹道。

靈壽故城的陵墓區規劃在西城的北部和西城牆外。城內的王陵區位於西城北部。並有東西向的“隔牆”將陵墓區與9號、10號夯土建築遺址和居住區分開,保證了陵墓區的安全。城外的王陵區位於西城牆外、中七汲村西約800米處,已發掘的一座中山王墓的年代約在戰國中期晚段,即西元前310年左右。

在靈壽故城的宮殿區和居住區內出土有瓦當、筒當、瓦釘、板瓦、脊飾、磚和空心磚等。其中瓦當有半圓形和圓形兩種,紋樣簡單。

靈壽故城自中山桓公遷都於此而興盛,至趙惠文王三年(西元前296年)中山國滅亡而衰敗。

企劃編輯 / 建築情報雜誌社 系統規劃 / 中威技術顧問公司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