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中華古蹟-學習知識庫:《閩清阪東岐園》 | 關閉 |
[ IP授權版 ]
![]()
|
《閩清阪東岐園》 Family Qi^s house at Bandong in Mingqing 歧廬位於閩清縣阪東鎮,始建于清咸豐三年(1853年),是進士張鳴歧的府邸。 歧廬坐向朝西偏北,平面佈局嚴整,中軸線上依次佈置著府門、門廳、主庭院、正房的主廳堂、後庭院和後樓廳堂。正房九開間,明間為主廳堂,其空間最為高大。主廳堂與三開間的前廊相連。前廊作為廳堂與主天井的過渡空間,既豐富了空間層次,也使主廳堂顯得更為莊重、敞亮。 主天井兩側的廂房作臥室或書房,廂房外側和封火牆之間還設置窄長的天井,這是當地普遍採用的佈局手法。 穿過主廳堂進入後庭院,正面是略顯矮小的兩層後樓,底層中間為後廳堂。與後庭院側牆相隔的是兩個雜務天井,天井東面是兩層後樓的延續,樓下是廚房、貯藏室和雜務用房。 歧廬主體建築的兩側圍著兩個15米寬、與整座建築進深相同的大院子,這兩個大院子既作為花園又便於防衛。歧廬四周由高大的牆體圍合,牆體上的防衛廊環行相通,整幢建築猶如一座壁壘森嚴的城堡,自成一個嚴密完整的防禦體系。 從外觀上看,歧廬形象簡潔方整,質樸莊重。白色的外牆面上只有幾個細小的射擊洞口。入口大門用方整青石砌築的圓拱門洞與兩側大卵石牆體在質感上形成鮮明的對比,門上不設門罩,只有一個石砌的小圓拱窗洞,窗頂塑虎頭咬劍,兩側書“歧廬”二字,以花草壁畫裝飾,整個大門形象突出且厚實穩重。正立面的屋面平緩,屋脊平直,且不加任何裝飾,只在封火山牆的翹角上略加點綴。優美精巧的山牆造型與樸實粗獷的卵石牆基、白色的外牆與灰色的屋瓦之間的強烈對比,使整個建築呈現出勃勃的生機和動人的魅力。 在室內裝修上,該宅也體現了繁簡和輕重的對比。主廳堂和主庭院四周是裝飾的重點,精雕細刻的鏤窗木扇充分體現了當地工匠精湛的木雕技藝,但在穿鬥式木構架中,只是在插栱、童柱處作重點裝飾,在月梁與柱子交接處有雕刻精緻的雀替。相比之下,後庭院及其附屬部分相對簡潔,未多加雕飾。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