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千張古蹟照片及建築圖面/學術研究、教學參考、設計施工、旅遊導覽
[ IP授權版 ]
《固原須彌山石窟》  Mt.Sumeru Grottoes in Guyuan

固原須彌山石窟

在寧夏境內,石窟約有20處之多,大部分分佈在固原地區六盤山系中,其中須彌山石窟規模最大、保存最好,在全國的石窟中也佔有一定的地位。

須彌山石窟地處邊鄙,文獻記載極少,從其形制和造像風格判斷,大約開鑿於北魏晚期,北周(561~589年)和唐代(618~907年),進行過大規模的鑿窟造像活動,到唐時已成為一座規模很大的石窟寺院。

須彌山石窟經過歷代開鑿,共有130多窟,分佈在須彌山向東延伸的8個山崖上,洞窟開鑿在面向東南的崖面上,南北長約1800米,東西寬約700米。長期以來,自然的侵蝕和人為的破壞,使石窟受到嚴重損毀。1920年海原大地震時,地面建築蕩然無存,部分洞窟坍塌,造像跌落。現存洞窟造像較好的石窟僅有20多個,主要分佈在窟區南部和中部的大佛樓、子孫宮、圓光寺、相國寺、桃花溝五處。按開鑿年代來看,北魏石窟大部分開鑿在子孫宮崖面上,其中第14、24、32三窟尚存造像,第33窟形制獨特。北周石窟數量多、規模大、造像精美,主要分佈在圓光寺、相國寺,現存主要洞窟有第45、46、48、51、67等窟。

唐代鑿窟數量之多、雕造技術之精都達到空前水準,其石窟主要分佈在相國寺、桃花溝、大佛樓等區,主要洞窟有第1、5、54、62、69、72、79、80、89、105等窟。北魏石窟與北周石窟多為平面方形的中心柱窟,但北周石窟以寬厚的每面一個大龕的中心柱代替了北魏石窟多層多龕的中心柱,以大型造像代替了小型造像,且造像種類、組合、坐式、服飾等內容更加豐富,並一掃北魏清瘦的神態,出現了厚重敦實的嶄新風貌。

唐代石窟普遍採用方形平頂窟,也有少數頂和穹窿頂窟,沿正壁和左右壁設馬蹄形寶壇,個別窟左右兩壁只在後半部設壇。它不設中心柱,不在壁面開龕。近似圓雕的造像成鋪地雕造在寶壇上,且造像技術嫺熟,風格獨特。其中一尊彌勒大坐佛高達20米,是須彌山石窟中最大的佛造像,也是我國唐代石窟造像中的大像之一。

企劃編輯 / 建築情報雜誌社 系統規劃 / 中威技術顧問公司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