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千張古蹟照片及建築圖面/學術研究、教學參考、設計施工、旅遊導覽
[ IP授權版 ]
《邯鄲響堂山石窟》 Xiangtanshan Grottoes in Handan

響堂山又稱鼓山,石窟位於邯鄲市峰峰礦區的響堂山山麓,因在洞內談笑或拂袖均可發出鑼鼓鏗鏘般的聲響而得名。響堂山石窟有南、北兩處:位於西紙坊響堂山南麓的稱南響堂山石窟;位於和村西響堂山之腰的稱響堂山石窟。兩處石窟相距約15公里,現存十六座洞窟,大小造像四千三百餘尊。這些造像造型優美,神態安詳,雕刻精美,栩栩如生,聞名遐邇。石窟的附屬建築規模宏大,殿、閣、樓、台依山而建,層層疊疊,渾然一體,十分壯觀。

南、北響堂山石窟始建於北齊(550――577年)。當時北齊王朝有兩個政治中心,一為鄴都(今河北臨漳縣),一為晉陽(今山西太原市),響堂山是兩地往來必經之處。北齊文宣帝高洋為了籠絡民心,傳播佛教,更主要的是為了在兩都來往間可以息憩,選擇了這處石質優良、山清水秀、風景奇麗的響堂山山麓鑿窟建寺,營建宮苑,創建了集北齊建築、繪畫、雕塑和書法藝術於一體的南、北響堂山石窟。

南響堂山石窟分上、下兩層,共七座洞窟,造像達三千五百餘尊,其規模比北響堂山石窟略小。

上層有洞窟五座,即空洞、阿彌陀洞、釋迦洞、力士洞和千佛洞。其中空洞、阿彌陀洞、力士洞盜毀嚴重,釋迦洞和千佛洞保存稍好。千佛洞的設計別具匠心,它小巧玲瓏,洞內平面近正方形,三面寶壇上龕內各雕一鋪五身造像,正龕本尊為釋迦像,結跏趺坐於束腰蓮花座上,兩側為二弟子、二菩薩。左龕的彌勒佛像已無存,只留須彌佛座和二弟子、二菩薩。右龕是二弟子、二菩薩恭立于阿彌陀佛兩側,佛為結跏式坐於須彌座上,兩赤足踏於蓮莖之上,蓮莖是從座下人頭口中生出,甚為奇特。洞頂正中蓮花四周有伎樂、飛天,洞外上部闌額亦雕飛天等圖像,洞內四壁廣造千佛,鱗次櫛比,共有大小佛像一千零二十八尊,此洞也因此得名。

下層有洞窟兩座,即華嚴洞和般若洞。華嚴洞因洞內刻有《大方廣佛華嚴經》而得名,是南響堂山石窟中最大的一座,高、寬、深均為4.9米,全洞造像達一千二百二十八尊,這些造像刻工精美,恢宏壯觀,給人以肅穆莊嚴之感。洞內正龕原為一鋪七身造像,本尊釋迦佛像高1.56米,雖頭部稍殘,但仍保留著北齊佛像的神態和原貌,是南響堂山石窟本尊中保存最好的一尊。在洞窟南壁正中上部有阿彌陀佛淨土世界故事的大型浮雕,與之相對的中心柱上部還有釋迦費祖說法圖和佛本生故事浮雕。般若洞與華嚴洞大小、形制和時代基本相似,因洞內刻有《大般若經》而得名。經文字體端莊,筆勢遒勁,保存較好,是研究我國北齊時期的佛教歷史和當時譯釋佛經經典的寶貴資料。在南響堂山石窟的近旁,還依山勢建有正殿、配殿、靠山樓閣及八角形磚塔等附屬建築。

北響堂山山勢高峻,洞窟依山崖而建,可分為北部、中部、南部三組。

北部有北齊洞兩座、唐代洞一座、明代洞一座。其中最著名的是大佛洞,它是南、北響堂山石窟中規模最大的洞窟,面闊12米,高11.3米,進深11.95米,始鑿於北齊初期,到北齊滅亡時,窟頂的裝飾和四壁上的千佛等尚未完成。洞內雕刻皆為一鋪三身像,正面佛龕寶壇上釋迦佛端坐於長方形覆蓮須彌座上,坐像高3.5米,是響堂山石窟中最大的佛像,此洞也因此而得名。大佛端莊秀逸,渾厚豐腴,線條柔和,栩栩如生,雖經千年風蝕,仍光潔如新。此窟的其他佛像以及裝飾性雕刻不僅數量多而且異常精美,如本尊的舟形背光雕刻,佛龕上部天蓋帳幕的龕楣及其天龍、飛天等浮雕,窟壁上浮雕塔頂的火焰寶珠等,都是極珍貴的作品。

中部有鑿於明嘉靖年間的洞窟和鑿於北齊的釋洞。釋迦洞外建有雙層簷琉璃瓦頂簷閣,閣為木結構,外觀似樓閣。洞外兩旁各雕造一尊手持金剛杵的天王,洞口兩側各雕一尊高大的滿身飾瓔珞的菩薩。窟內寶壇上雕有一鋪五身造像,本尊為釋迦佛祖,結跏趺坐於蓮座上,手印為說法相,身著圓領通肩大袈裟,背光為舟形,頭頂光為同心圓形。

南部有始鑿於北齊的雙佛洞和刻經洞以及鑿于隋唐時期的大業洞。刻經洞因洞內外遍刻大量整部經文而得名,窟內三面寶壇上各雕一鋪七身造像,洞壁還雕刻有兩排小佛,全洞大小造像三百餘尊。此洞旁邊還有鑿壁而成的“唐邕寫經碑”,碑刻于北齊武平三年(572年),通高1.65米,寬1米,上部雕兩層佛龕,龕內雕刻佛像,無碑額和碑趺,佛龕下即為碑身,上鐫碑文。碑文楷書但兼用隸筆,圓腴遒勁,筆法淳古,氣魄渾厚,開唐人刻碑之先路,為含隸意較濃的魏碑體,具有很高的書法價值。

北響堂山石窟的山上還有東、西天宮,山下有常樂寺遺址,遺址內尚存宋、金石幢兩座,寺前尚存宋代磚塔一座。

企劃編輯 / 建築情報雜誌社 系統規劃 / 中威技術顧問公司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