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千張古蹟照片及建築圖面/學術研究、教學參考、設計施工、旅遊導覽
[ IP授權版 ]
《洛陽龍門石窟》 Longmen Grottoes in Luoyang
‧所屬專欄= 世界文化遺產

龍門石窟是世界著名石窟之一,與敦煌莫高窟、雲岡石窟並稱中國三大藝術寶庫。龍門石窟位於洛陽市南郊13公里伊河入口處兩岸的龍門山和香山,古稱“伊闕”。石窟始建於北魏遷都洛陽(494年)前後,歷經東魏、西魏、北齊、隋、唐、北宋等代修建,南北綿延1公里。兩山現存窟龕二千一百多個,碑刻題記約二千八百品,佛塔四十餘座,造像十萬餘尊,其中最大的佛像高達17.14米,最小的僅2釐米高。

龍門石窟是中原地區規模最大、歷史綿延最長的主流石窟,其中北魏窟龕約占1/3,唐代窟龕約占2/3。代表性洞窟有北魏古陽洞、賓陽洞、蓮花洞和唐代潛溪寺、奉先寺、看經寺等。

古陽洞是龍門石窟中開鑿最早的洞窟,洞內題記表明,主要像龕多為北魏上層統治集團中地位顯赫的人物所造。南、北兩壁的三層列龕,形制多樣,拱額和光背圖案內容豐富,雕刻細緻精美,聞名於世的“龍門二十品”中有十九品出自該洞。

賓陽洞是宣武帝為紀念孝文帝和文昭皇太后而營造的,完成於北魏正光四年(523年),歷時二十四年。窟內主像為高浮雕三世佛,左右兩壁浮雕維摩、文殊對坐像和太子捨身飼虎故事。前壁是著名的帝后禮佛圖,1945年流入美國,今藏於紐約大都會博物館。下部的十神王像為國內同類題材中較早的一例。窟頂雕蓮花和伎樂天,窟門雕有供養人、供養菩薩及摩醯首羅天和鳩摩羅天,窟門外兩側雕力士。賓陽洞佈局完整、嚴謹,佛和菩薩的形象完美地體現了一種嶄新面貌,是龍門漢化新窟的楷模。

蓮花洞與古陽洞、賓陽洞並稱龍門北魏三大窟,以高浮雕蓮花藻井和繁細的佛龕裝飾而馳名中外。自魏遷都洛陽至孝明帝期間,是龍門北魏石窟的繁盛期。北魏晚期至北周相繼開鑿的石窟還有火燒洞、魏字洞、普泰洞、藥方洞、奉先寺、慈香窯、路洞等。其中藥方洞內鐫刻治療各種疾病的藥方一百四十餘種,是研究我國古代醫藥學的珍貴資料。

龍門魏窟的形制主要流行三種式樣。古陽洞、蓮花洞系利用天然石灰岩洞開鑿;賓陽洞平面馬蹄形,穹窿頂,承襲雲岡石窟式樣;另一種是方形平面、後壁橢圓、平頂、左右壁開大龕的形式,如普泰洞、魏字洞。此外,龍門魏窟極注重立面裝飾,在洞窟門外上方雕刻火焰紋尖拱龕或仿木結構的屋脊、瓦壟等窟簷,並在龕飾中多見當時流行的房屋建築式樣。造像的主要題材有三世佛、釋迦、交腳彌勒、千佛、七佛、多寶佛、五十三佛、定光佛、觀世音菩薩、維摩與文殊對坐像等,無量壽佛、藥師佛、倚坐彌勒等出現較晚。在造型風格和手法上,已脫離了早期造像的模式,變雲岡的威嚴神秘而為龍門的親切慈祥。

作為北魏佛教藝術的中心,龍門石窟“北魏型”造像形成後,其影響遍及中國北部的各重要石窟。

唐代造像為龍門石窟藝術的鼎盛期,經歷時間最長,規模最大,題材內容最為豐富。唐窟造像的過程分為太宗—高宗、武則天、玄宗—德宗等三個時期,高宗、武則天時期是全盛階段,至德宗以後轉入衰落階段,小龕的大量出現也反映了唐代後期佛教藝術深入下層社會、走向世俗化的趨向。考古研究將龍門唐窟分為像窟、禪窟和瘞窟三種類型,以大像窟和佛殿窟最流行。主要造像除釋迦像外,還有阿彌陀佛、彌勒佛、藥師佛、觀世音菩薩、地藏像等。密宗造像也開始盛行。唐高宗、武則天時期,洛陽地區盛行的佛教宗派有淨土宗、禪宗和華嚴宗。淨土宗以九尊像的組合為基本形式,代表洞窟有潛溪寺和淨土堂。禪宗以雕有西土二十九祖的萬佛洞和看經寺為代表。奉先寺屬於華嚴宗派。此外,以地藏菩薩為主像的三階教也在龍門流行。唐中宗以後,密宗大盛,造像集中在東山擂鼓台和萬佛溝一帶。在造型藝術方面,唐代造像在消化外來技藝的過程中關注漢民族的文化藝術,佛像莊嚴、慈慧、雄偉,菩薩華麗多姿,弟子虔誠睿智,天王威嚴碩壯,力士剛強暴烈,飛天挺健飄逸,諸多造像無不神采奕奕、疏朗奔放,成為全新的中國民族石窟藝術,集中體現了唐代藝術家的卓越創造才能。

潛溪寺完成于唐貞觀十五年(641年)前後,窟內壁面無裝飾,主要突出主像,是龍門大型菩薩的傑出作品。

奉先寺代表著龍門石窟雕刻藝術的最高水準,是龍門規模最大的露天大龕,唐上元二年(675年)畢功。龕南北寬36米,東西深約40米,有盧舍那佛、弟子、菩薩、天王、力士等十一尊雕像,群像佈局嚴謹,刀法嫺熟。主佛盧舍那高逾17米,面容豐滿柔麗,雙目寧靜含蓄,神情親切動人。

萬佛洞是為高宗、武后及其諸子開鑿的又一大窟,唐永隆元年(680年)完成,因洞內南北兩壁滿刻一萬五千尊佛像而得名。正壁主像群的頭光以上雕刻五十四枝蓮花,每枝蓮花上坐一菩薩,神情各異,頗有情趣。兩側壁的伎樂人婀娜多姿,形象生動活潑。洞窟外的觀世音像體態優美動人。

看經寺開鑿於武則天時期,是龍門東山最大的洞窟,洞內浮雕禪宗西土二十九祖像,高者達1.8米,栩栩如生。

密宗造像盛行于唐開元以後。擂鼓臺北洞的主像大日如來,身著菩薩盛裝,洞內前壁有四臂觀音和八臂觀音;萬佛溝北崖有千手千眼觀音像龕和千手觀音龕等,都是龍門密宗造像的典型作品。

萬佛溝北崖的西方淨土變龕,是龍門石窟中唯一的唐代經變浮雕畫面。該龕開在露天摩崖上,三佛高坐於雲空,其周刻以雄偉的古建築群、繞帶飄飛的伎樂、展翅翱翔的金翅鳥和歌舞的供養菩薩等,將西方淨土充滿微妙快樂的氣氛充分地表現出來。

另外,在龍門唐代龕像中還有外國僧人的造像,反映了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盛況。

龍門石窟內容豐富,碑刻題記數量之多居全國石窟之冠。“龍門二十品”是魏字體碑版藝術的典型,書法精妙,點劃方勁,氣勢質樸,上承漢隸餘風,下開隋唐真書之先導。唐代書法家群才輩出,在龍門留有不少精品,“伊闕佛龕之碑”系褚遂良手跡,其結構雄渾堅勁,在國內書苑中獨佔一枝。其他如“大盧舍那像龕記”、“敬善寺石像銘”、“龍門銘”等均為龍門唐、宋書法佳作。題記中大量出現的簡體、異體、合體、同音代表字及武周新字,是研究漢字發展史的重要史料。至於有紀年的造像題記,更是石窟考古研究的重要依據。

企劃編輯 / 建築情報雜誌社 系統規劃 / 中威技術顧問公司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