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千張古蹟照片及建築圖面/學術研究、教學參考、設計施工、旅遊導覽
[ IP授權版 ]
《鞏義石窟》 Gongyi Grottoes

該窟位於鞏義市東北7.5公里的洛水北岸大力山下,創建於北魏晚期,原名希玄寺,唐改淨土寺,宋明以後通稱石窟寺,歷經東魏、西魏、北齊、唐、宋等代,今存五個大窟、三尊摩崖大像、三百二十八個像龕,造像總計七千七百多尊,各種銘刻一百八十多品,是河南僅次於龍門石窟的重要石窟。

鞏義石窟系北魏皇室繼雲岡、龍門之後開鑿的石窟,時間相當於孝明帝至靈太后時期。有五個洞窟,分兩種類型,第一至第四窟為大、中型塔廟窟,第五窟屬小型佛殿窟。造像樣式有兩種不同的風格,一種為繼承保留了龍門的北魏型“秀骨清像”;另一種為面相方圓、身形渾厚的造像,孕育著北齊、隋代雕刻藝術的萌芽。

第一窟規模最大,雕刻最細。窟平面方形,有中心柱,窟門南向,門上有方形明窗。窟頂雕方格平棋,格內分刻飛天、蓮花和化生。中心柱四面各鑿一大龕,龕頂由化生、垂鱗、山紋等組成帷幔。各龕內均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薩。東面龕中彌勒佛雕造最為出色,眉目清秀,閉目深思,著菩薩裝,姿態安然超世。中心柱基座四面皆雕力士、神王像,惜多已殘缺不全。窟內四壁頂端刻蓮花、化生和垂幔,垂幔之下均刻排列整齊的千佛龕十五層。東、西、北三壁千佛龕下並列四個大龕,龕下壁腳刻伎樂、異獸等。東、西壁龕形制皆圓拱形,有尖拱形龕楣,上飾火焰、忍冬、七佛等圖案,龕立柱上端刻獸面,柱腳刻覆蓮;北壁皆為?頂帷幔龕,頂飾化生、蓮花、卷草紋,龕內雕像有一佛二菩薩、釋迦與多寶對坐像、維摩與文殊以及釋迦涅?

像等。南壁窟門兩側千佛龕下,各刻北魏皇帝、皇后禮佛圖三層,為我國現存此類雕刻中較完整而精美者。

第一窟外龕像原佈局氣勢恢宏,可惜多處已剝落或插入後代小龕。

第二窟在第一窟的東側,在雕出中心柱雛形後即停工廢棄。窟內除東壁有一個東魏大龕外,餘十龕均為唐代所鑿。在第二窟與第三窟之間的岩壁上,1977年發現了北齊時期摩崖小龕四十個、題記二十一方,對於研究鞏義石窟造像的分期具有重要意義。

第三窟在東區西端,形制及窟頂裝飾圖案與第一窟略同。中心柱四面各雕大龕一個,龕內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薩,佛座兩側皆有獅子。南面龕內造像保存得比較完整;西面大龕雕飾精美,龕楣中央及兩楣腳刻獸面與雙龍。中心柱基座刻力士、神王。窟內四壁頂端與中心柱頂端相同,刻出由蓮花、化生、山紋、垂鱗和彩鈴組成的垂幔一周。東、西、北壁各刻千佛龕十一層,中央雕出主龕,龕形制皆為圓拱形、尖拱式楣。裝飾以西壁龕的外緣為最佳,東壁主龕內為一佛二菩薩,西、北壁主龕內有一佛二弟子二菩薩。南壁窟門兩側千佛龕下各雕禮佛圖三層,其中東側僅存左下角殘跡,雕刻技法比第一窟簡練。

第四窟緊鄰第三窟東側,窟頂平棋保存完整,支條分格圖案南北、東西對稱,方格內刻各種姿態的飛天、化生、蓮花等。中心柱頂端刻化生、垂幔等,其下四面均刻兩層像龕,下層較上層龕高大。上層皆為天幕帷幔龕,下層均作?

頂帷幔式。柱南面兩龕保存較完整。中心柱基座四周刻力士與神王。窟內四壁頂端刻有和中心柱頂端相同的垂幔一周,除南壁窟門上部刻四層千佛龕外,各刻千佛龕十六層,中部各雕大龕一個,龕多殘破。東、西壁龕形制為?

頂帷幔式,北壁龕為圓拱形、淺浮雕尖拱式楣。南壁窟門兩側於佛龕下各刻禮佛圖四列,每列可分三組。四壁壁腳刻異獸、神王、伎樂人像。

第四窟外摩崖造像較多,門外兩金剛力士龕與窟門同高,當系開窟時原作,今東側力士保存完整。其他有東魏、北齊和唐代造像共六十五龕,以東側保存較好。

第五窟是最小的一座洞窟,平面方形,無中心柱,窟四壁中部微向外突。窟頂藻井以大朵蓮花為中心,周圍環繞六身飛天,藻井四角刻有四身化生,其間刻忍冬紋,構圖生動活潑。東、西、北三壁各雕大龕一個,東、西兩壁龕形制為圓拱形、尖拱式龕楣上飾火焰、忍冬紋;北壁龕作帷幔式,龕楣及龕底被九個唐代小龕所打破。三壁主龕佈局均一佛二弟子二菩薩。北壁佛座前刻雙獅,前肢抬起,造型逼真。南壁窟門兩側各雕一及閘同高的立佛像,站立於帶梗蓮臺上。

第五窟外左壁有著名的“後魏孝文帝故希玄寺之碑”,在外壁的許多小龕中有石窟中現存年代最早的北魏普泰元年(531年)造像記。

企劃編輯 / 建築情報雜誌社 系統規劃 / 中威技術顧問公司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