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千張古蹟照片及建築圖面/學術研究、教學參考、設計施工、旅遊導覽
[ IP授權版 ]
《麥積山石窟》  Grottoes on Mt.Maijishan

麥積山石窟

麥積山位於天水市境內,在市區東南45公里處,是僧帽山、羅漢岩、香積山、三扇岩、獨角峰等奇峰環抱中拔地突起的一座秀麗山峰,高約142米,因“望之團團,如民間積麥之狀”而得名。麥積山石窟便開鑿在此山的懸崖峭壁上。

天水是我國古代文化發祥地之一。遠在2 000多年前,中西方經濟文化交流的古絲綢之路就從這裏通過。東漢初年佛教沿著絲綢之路傳入我國,到魏、唐時代,麥積山成為我國佛教藝術最昌盛的地區之一,當時,北魏鮮卑族王朝拓跋氏信奉佛教,不惜財力、物力修建佛寺,麥積山石窟及其佛教藝術就是在這種背景下產生的。麥積山石窟從十六國的後秦時期(384~417年)開始營造,歷經西秦、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十幾個朝代不斷增鑿,成為古絲綢之路上的佛家聖地。

麥積山石窟大都開鑿在二三十米乃至七八十米高的懸崖峭壁上,重重樓閣猶如蜂房,最大的洞窟橫寬31米,猶如寺院大殿,最小的洞窟僅能容納一人之身,洞窟之間全靠架設在崖壁上的淩空棧道通達。它巧妙地利用了整個天然獨立的山峰,上下裏外都進行雕刻,形成一個龐大的圓錐狀之立體建築物。麥積山石質比較鬆散,遇有地震極易塌毀。唐開元二十二年(734年),天水一帶發生強烈地震,崖壁中部洞窟塌毀。整個窟群分為東崖和西崖兩部分。現存窟龕194個,其中東崖54個,西崖140個。它保持了自5世紀末到19世紀初期我國各朝諸代民族建築的獨特風格及其發展演變過程。如後秦和西秦所開鑿的穹窿頂橫長敞口淺龕和平拱敞口大龕,帶有天然洞穴式樣。到北魏中期,窟形呈方平頂窟,前壁開門,左右後三壁開龕,開始構成房屋建築形式,當時,窟的形式較為簡單,但結構嚴謹,洞窟內可以給佛徒以充分活動的場地。到了北魏晚期,窟龕則以小形方窟為主。以後窟形逐漸由簡到繁,規模也逐漸擴大,逐步趨於民族形式。北周的石窟窟形,開始仍承襲北魏時期的方形平頂窟,後來出現了方形四角攢尖頂(即鬥四式或四阿坡式)洞窟、拱門馬蹄形平面圓頂洞窟(即穹窿形洞窟)和圓拱形小龕。窟形多樣,且小巧玲瓏,開鑿成中國傳統殿宇樓閣樣式。

麥積山石窟類型甚多,大體上可分為崖閣、摩崖窟或摩崖龕、山樓、 走廊等多種。窟有石刻人字坡頂窟(如第015窟);方楣棱錐頂窟,窟門呈方形,頂為棱錐形(如第014窟);拱楣穹頂窟,窟門上方兩角作圓形,頂作穹窿形(如第005窟);方楣平頂窟(如第135窟);方楣覆鬥藻井窟(如121窟);以及圓形小淺龕、●頂窟等等。上述諸類中,以崖閣最為特殊,它是在崖壁上仿漢式建築形式開鑿出簷、柱、廊,裏面再鑿龕室。東崖七佛閣是崖閣建築中最偉大壯麗,也是最有代表性的一窟(第004窟),它是北周保定三年(563年)秦州大都督李充信為其亡父追記功德而營造的。此窟開鑿在離地面80多米高的懸崖峭壁上,石窟造型為漢式宮殿,是個七間八大柱的崖閣。大石柱的斷面呈八邊形,柱基為翻蓮瓣式,每兩個大石柱之間是一個佛龕,龕頂為棱錐形,與四壁相接處有浮雕梁柱,外形作帷幔狀,均系石刻,精緻異常。窟頂皆雕尖銳之石質波紋,重要部分施以赤金或朱紅浮雕裝飾,石樑、高柱、窟頂、藻井等都顯示出佛教美術建築的特色,險絕美麗。列龕與石柱之間組成長石廊,廊長31.5米,高近17米,氣勢雄偉壯觀。在長廊的天花板上和七個佛龕的上端壁間,畫著七幅壁畫,為北周時期所作,其中四幅畫面都是四個伎樂天人,有的在鳴奏樂器,有的捧爐進香,有的手撒天花,其中三幅為飛天,至今仍保存得相當完整。

建築、雕塑、繪畫三位一體,緊密結合,這是石窟寺廟建築的一大特點。如果說敦煌是以絢爛的壁畫,雲崗、龍門是以壯麗的石刻著稱,那麼麥積山便以它精美的泥塑藝術而聞名,可謂我國的一大雕塑館了。麥積山佛塑藝術各個朝代都有自己的獨特藝術風格,一般說來,北朝時期的藝術造型“秀骨清像”,隋、唐以來則“豐滿圓潤”,不論是佛像、菩薩像、力士像以及供養人像,均豐富多采,栩栩如生,極富生活氣息。這些按佛教的需要塑造的佛、菩薩、弟子等的造型,深刻地反映了當時人世間的審美觀念和情趣。它們造型各異,神態不一,形態、服飾、手勢、髮型等,丰采多姿,變化多端,達到了維妙維肖的境地。

印度的石窟,很早以前便成為各個宗教的廟宇, 如著名的阿旃陀石窟就是佛教廟宇的典型實例。石窟又是僧侶們修行時的住所,它的中央是方形或長方形的講堂,左右兩側和正面開鑿很多小型石室,面積約10平方米,每室只能容納一僧住在裏面坐禪苦修,為了能在苦修過程中隨時拜佛,故在石窟的中心置塔。印度稱這種石窟為“支提”窟,意即塔廟。隨著佛教的傳播,這種“支提”窟也傳入我國,我國古代的建築匠師們將民族形式的崖墓與外來的“支提”窟融匯在一起,創造出了我國自己獨特的石窟建築,麥積山石窟就是一個典型代表。在麥積山的崖閣中可以看出我國民族的屋宇建築和外來的佛龕建築兩個不同格式相結合的情況。如第43號洞窟為西魏時期所建,是個外形奇特的崖閣,仿漢代宮殿建築結構,有出簷、鴟尾、額枋、鬥拱、八角形或四角形列柱,它在繼承漢魏建築形式的同時,巧妙地吸收了外來民族的建築形式與結構。如穹窿型、圓頂馬蹄型,是印度精舍式、支提式和中國古典式建築的結合窟龕。窟外廊柱、柱頭刻蓮瓣浮雕,石造簷下與柱頂間不用斗栱而代之以浮雕“火焰寶珠”,這種形式是中印藝術相融合的一個實例。反映在石刻雕像上,一般表現為高鼻寬肩、長腿細腰,服飾多為薄紗透體等,都是印度藝術的風韻。至北魏(386~534年)晚期以後,中外藝術日益融匯一體,形成了自己民族獨特的藝術風格。如第30窟也系崖閣窟,為北魏晚期所建,其屋脊、屋簷以及石柱的形狀,純屬漢族建築形式,已無外來移植的痕跡;其造像則清臒秀美、寬衣博帶,衣紋流暢豐圓,服飾也已經是漢化了。

企劃編輯 / 建築情報雜誌社 系統規劃 / 中威技術顧問公司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