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千張古蹟照片及建築圖面/學術研究、教學參考、設計施工、旅遊導覽
[ IP授權版 ]
《大足寶頂山石窟》 

大足寶頂山石窟

寶頂山石窟位大足縣城東北面15公里,由大足名僧趙智鳳主持建造,是於南宋淳熙至淳佑年間(1174~1252年)連續七十餘年完成的一座大型石窟藝術造像群,具有重要的歷史、藝術及科學價值。

寶頂山石窟以大、小佛灣為中心,周圍3公里鑿造結界像,共十三處,造像盈萬。大佛灣是一個馬蹄形的天然峽谷,雕像刻在東、南、北岩壁上,為寶頂山石窟的精華所在。摩崖造像根據岩形、洞穴、水源等自然環境,把建築力學、採光、透視等科學原理同造像巧妙地結合起來,使雕刻故事與天然岩石融合一體,顯示了古代工匠的聰明才智和卓越的藝術才能。

第11號釋迦涅磐佛像橫臥東岩,刻釋迦涅磐佛半身像,長31米,頭北面西,右脅側臥,寂靜慈祥。身前有十八弟子,從地下湧出各現半身,腑首低眉。釋迦涅磐佛下半身軀及右肩部隱沒在岩石裏,有筆不周而意周之妙,令人深思聯想。

釋迦涅磐佛用一整石鑿進深7米而刻出的,頂部石簷懸空支出6米,以蔽風雨,簷寬31米,深6米,平均厚度1米,重約45萬餘千克。為使石簷不致斷裂,在釋迦涅磐佛胸部上留5米,下留2米,不往內鑿,形成上寬下狹的石柱,上部橫刻天女九身,下部刻石蓮香爐一具,佛胸間出光毫二道繚繞上升簷際。這樣,不僅增添了畫面內容,更重要的是起到支撐石簷的作用。

第5號華嚴三聖像位於南岩中部,毗盧佛居,普賢位左,文殊在右,像高7米。左邊文殊菩薩雙手捧1.8米高的七級石塔,重達400餘千克。為使懸空的手不致崩塌,把菩薩手臂上的垂下袈裟與身軀連接,將重力引向雕像的下部。

第29號圓覺道場位於南岩西部,窟高6.2米,寬9.5米,深12.1米,正壁鑿三身佛結跏趺坐於八方形束腰蓮座上。左右壁刻文殊、普賢、金剛藏等十二圓覺菩薩。窟中間跪一菩薩,面向佛,其意是代表十二圓覺菩薩,依次輪流向佛請問因地修證法門,佛一一答之。窟內造像藝術精湛,題材特殊,實為全國石窟藝術中罕見的作品。

圓覺道場,洞大高懸,採用四面承受重力的帳頂式結構,解決了窟頂岩石的支撐。窟內大而深,光線不足,就在窟門上部鑿一天窗,引入光線,猶如聚光燈照射,使窟內造像更加美妙。

第21號柳本尊行化圖位北岩西端,龕高10.79米,寬25.4米,造像由上至下分三層,上層刻五佛四菩薩,中層為柳本尊十煉圖,下層刻柳本尊成佛的侍者像十七身。為了遮蔽風雨,把頂部石簷支出7米,厚度3米。古代匠師匠心獨具,經過雕鑿,把岩石從下至上一層層地向外疊出,延至頂部即成懸空石簷,使重心仍保持在岩石壁間,使八百多年的高岩依然如故。

柳本尊十煉圖設計上含有透視效果,根據岩壁離地面的高度把造像向前傾達40度,使觀者與雕像的視線焦點相結合,增強了藝術感染力。

第18號觀經變龕位於北岩中部,龕高8.15米,寬21.6米,上層鑿西方極樂國土,西方三聖居其中,內刻“大寶樓閣”、“珠樓”建築,下層刻三品九生圖。龕左右端利用龕邊空隙鑿十六觀像。從遠處觀望,龕內人物造像、樓臺亭閣、房屋建築及欄杆配景層次分明,錯落有致,深邃幽遠,宛如寬廣寧靜的庭院,給人以立體壯觀之感。

第14號毗盧道場鐫刻八角攢尖雙重簷塔亭、小佛灣石砌洞窟形制及轉法輪塔(俗稱倒塔)等,這些都是反映宋代建築史的珍貴資料。


企劃編輯 / 建築情報雜誌社 系統規劃 / 中威技術顧問公司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