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千張古蹟照片及建築圖面/學術研究、教學參考、設計施工、旅遊導覽
[ IP授權版 ]
《大足北山石窟》 

大足北山石窟

大足北山石窟位於大足縣北2公里處。唐景福元年(892年),充昌、普、渝、合四州都指揮韋君靖于龍崗山(北山)建“永昌寨”,設防自保。韋君靖在建寨的同時,又於此山率先鑿造佛龕。其後,晚唐乾寧、光化,前、後蜀及兩宋時期相繼鐫造佛像、菩薩像,歷時兩百五十餘年完成的佛灣造像是今北山石窟的優秀代表作。

佛灣造像分南、北兩段,共編290號龕窟。其中位於北段的第245號觀經變相龕反映的是一座珍貴的唐代建築風貌,對研究唐代建築極具價值。該龕的形制為雙層龕,均系平頂,內龕高4.7米,寬2.6米,深1.3米,唐乾寧年間(894~897年)鐫造。龕正壁分上、中、下及底部四層造像。上部刻大寶樓閣,樓閣間回廊相連,反映西方淨土之美好;中部刻西方三聖像結跏趺坐於束腰蓮座上,阿彌陀佛居中,觀音位左,大勢至菩薩在右;下部刻三品九生圖;底部刻“未生怨”,為阿世幽閉父王、母后的故事。左右壁刻八功德池、樓臺亭閣、菩薩及伎樂天等。左右壁門框刻韋提希夫人靜坐冥想的十六觀。外龕右壁外側刻供養人四十餘身,鐫記刻“化首劉淨意、陳靜喜、弟子李氏”等人。

此龕造像構圖嚴謹,人物生動,將《阿彌陀經》、《觀無量壽佛經》、《未生怨經》等內容混合組織於一龕中,想像力豐富,計有人物五百六十餘身,各類物件四百餘種,提供了研究唐代社會的實物資料。

龕中反映出唐代建築風貌:龕上部大寶樓閣正中的主體建築為重簷歇山式屋頂,通高76釐米,寬82釐米,深17釐米,坐東面西,分上下兩層,下層明間和次間出抱廈,又稱龜頭屋,四周有勾欄(欄杆)圍繞,上層面闊五間,明間用雙扇板門,次間和梢間的次牆上安置直欞窗格,以便殿內通風和採光,四周仍安置勾欄圍繞。屋面覆蓋筒瓦和板瓦,正脊用板瓦壘砌,兩端安鴟尾,尾部往內卷。垂脊和戧脊為素面無飾,兩翼角微翹。上下層屋簷的各柱及簷下分別置斗栱、華拱、人字拱、替木、闌額等承托。正殿的兩側用架空走廊連接左右配殿,配殿亦是重簷建築。

大寶樓閣主殿左右面各建亭子一座,基座為須彌座,平面呈八邊形,通高83釐米,露五邊,各邊寬15釐米,分上下層樓房,重簷屋面,各層均在柱外八邊施勾欄圍繞,柱置斗栱、闌額。屋頂為八角攢尖,亭刹由花蕉葉、相輪、仰覆蓮花等壘疊裝飾。

下部為三品九生圖,有兩層臺階,均系柱梁架空式,即立柱間架橫樑,柱首和橫樑中部置鬥上安橫枋,橫枋上置板子,以承受臺階上的荷載。挑梁伸出平臺外沿,上安置單勾欄。

龕內反映的唐代建築風格突出,結構清楚,由殿、堂、樓、閣、橋、亭、台等組合的群體建築規模宏大,氣魄雄偉。


企劃編輯 / 建築情報雜誌社 系統規劃 / 中威技術顧問公司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