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千張古蹟照片及建築圖面/學術研究、教學參考、設計施工、旅遊導覽
[ IP授權版 ]
《北京白雲觀》 
‧所屬分類= 古蹟的類型分類 > 寺廟

白雲觀位於北京城西南西便門外。白雲觀的前身是唐開元年間為奉祀老子所建的玄元廟,稱天長觀。金正隆五年(1160年)焚於兵火。金大定七年(1167年)重修,十四年(1174年)落成,改稱十方大天長觀。金泰和三年(1203年)改稱太極宮。

元太祖十九年(1224年)長春真人邱處機奉旨居太極宮。當時太極宮已是一片廢墟,邱處機與弟子募化興工修葺,歷時三年完成。元太祖二十二年(1227年)改太極宮為長春宮,同年邱處機去世,其弟子在長春宮東下院建處順堂(今邱祖殿),葬其遺骸。元末戰亂興起,長春宮再次頹圮。

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燕王朱棣重修道觀,以處順堂為中心重建前後兩殿、廊廡、廚庫及道品藏修之所,始定白雲觀規模。明宣德三年(1428年),太監劉順建三清殿;正統三年(1438年),道士倪正道摹建玉皇閣;正統五年(1440年)複修處順堂;正統八年(1444年)建衍慶殿於玉皇閣前,重修四師殿及山門,建欞星門於山門外,更名為白雲觀。清康熙、乾隆年間均對此觀進行過大規模的修建。現在白雲觀仍保持著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重修時的規模。

白雲觀總體佈局坐北面南,主要建築均坐落在以邱祖殿為中心的南北中軸線上。從南至北依次為牌樓、山門、靈官殿、玉皇殿、老律堂、邱祖殿、三清閣、戒台、雲集山房。在中軸線東側還有南極殿、鬥姥閣、羅公塔、齋堂等,稱東院;西側有元辰殿、呂祖宮、八仙殿、元君殿、祠堂院等,稱西院。

中軸線上的建築多高大而壯觀。位於最南端的牌樓門亦稱欞星門,為三間四柱七樓式,明正統八年(1443年)建。北為山門,南與牌樓相對,周以垣牆,形成山門前寬敞的庭院。山門為明正統八年(1443年)建,主要以磚石構成,三間均辟券形門洞,單簷歇山頂,石砌券臉,兩側依山牆出影壁,外接牆垣。

山門內第一座建築為靈官殿,面闊三間,硬山灰瓦頂,始建於明景泰七年(1456年),原稱四師殿,清康熙元年(1662年)重修後,中間供奉道教護法神靈官像,故改稱靈官殿。殿簷下為磚石結構,內梁皆為木結構徹上露明造,前後明間辟門,前簷兩次間為窗,無斗栱。殿左右各有配殿,東曰雲水堂,西曰十方室,東西相向。

靈官殿后是白雲觀中軸線上第三進院落,依次排列著玉皇殿、老律堂、邱祖殿。玉皇殿始建于清康熙元年(1662年),初稱玉曆長春殿,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改今名,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重修。殿面闊五間,硬山灰瓦頂,中三間辟為門,兩梢間為檻窗,均為三交六碗欞花隔扇,簷下一斗三升交麻葉斗栱,殿內為徹上露明造,室內空間高闊,內奉昊天金闕至尊玉皇大帝,另有明代塑造的四位天師的銅像。

玉皇殿前左右是清代建築的鐘鼓樓,平面方形,重簷歇山頂,鼓樓在東,鐘樓在西,佈局與一般道觀不同。殿前及左右另有配殿及廂房。

玉皇殿后的老律堂始建於明景泰七年(1456年),清康熙元年(1662年)重建,原名七真殿。堂有正殿三間,歇山頂,前隨面闊接出抱廈三間,卷棚懸山,歇山、懸山兩頂勾連相搭。抱廈東、西、南三面裝修,北與正殿相通,構成了堂內寬敞的空間。這裏是奉祀邱處機等七位真人的殿堂。

老律堂後即為邱祖殿,是白雲觀的中心建築,也是白雲觀中最早建成的建築。殿面闊三間,硬山灰瓦頂,前簷明間辟門,次間為檻窗,其東、西、北三面均砌磚牆,簷下為一斗三升斗栱,兩山接倒座廡房,辟門道各一間,通中軸線最後一進院落。殿前東西各辟有角門,可通至東西兩側建築。

中軸線最後一進院落平面呈方形,主體建築四禦殿、三清閣位於北側,面南,周以配殿廡房,成環抱狀。四禦殿、三清閣初建於明宣德三年(1428年),原名三清大殿,清康熙元年(1662年)改建為兩層樓閣,上簷懸匾曰“三清閣”,下簷懸匾曰“四禦殿”。殿面闊五間,進深三間,上下兩層,硬山灰瓦頂,山牆直上至屋脊。前簷金步裝修,出廊,殿內東梢間後簷設樓梯,可供上下。後簷兩層均砌以磚牆,直至簷下。前簷廊上下兩梢間依山牆各辟一門洞,可通至隨兩山牆砌築的兩層轉角樓,東為藏經閣,西為朝天樓。兩層轉角樓南轉接東西客堂各五間,再南接兩廡房,與邱祖殿相連。

白雲觀最後處是一座幽靜典雅的後花園,稱雲集園,為清光緒年間所建。園中分以三院,以雲集山房、戒台為中心,東有友鶴亭、雲華仙館,西有妙香亭、退居樓。三院建築以回廊相連,分中有連,連中有分,以虛實相間的處理手法達到了借景、襯景、觀景的效果,是一處佈局巧妙、別有意境的院落,有“小蓬萊”之美稱。

企劃編輯 / 建築情報雜誌社 系統規劃 / 中威技術顧問公司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