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千張古蹟照片及建築圖面/學術研究、教學參考、設計施工、旅遊導覽
[ IP授權版 ]
《北京雍和宮》  Yonghe Lamasery in Beijing

雍和宮位於北京城東北隅,西與國子監相望,始建於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原為雍親王胤禎的府邸。雍正即位後於雍正三年(1725年)將府邸改做行宮,始稱雍和宮。乾隆即位後,將此宮屋頂綠琉璃瓦全部改換成黃瓦,乾隆十年(1745年)將雍和宮改為喇嘛教佛寺,但仍稱雍和宮。

雍和宮最初由中、東、西三路建築組成。中路以銀安殿(現雍和宮)、永佑殿為主,東路以大和齋為主,西路據記載亦有房數間。清乾隆十年至十四年(1745~1749年),曾對雍和宮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修繕,修建改建多座樓閣殿堂,以密宗教義裝飾其內部。改建後的雍和宮,中路各殿辟為密宗佛堂;東院為僧侶居住之所及存放祭器物品之處,仍稱東書院;西邊有僧房及看守人員的住所。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東書院主殿太和齋失火,延燒東院其他建築,後未再建。現雍和宮僅存中路建築,具有滿、蒙、藏、漢族的建築特色。

雍和宮總體佈局坐北面南,從南至北有牌樓門、昭泰門、天王殿、雍和宮殿、永佑殿、法輪殿、萬福閣,構成了寺廟的南北中軸線,形成了前後五進院落。

昭泰門以南為廟前區,也是寺廟的第一進院落,是由縱橫兩個小廣場組成的。最南端由北、東、西三座牌樓和南邊的影壁圍成橫向空間,是雍和宮的主要入口處;順北側牌樓步入中軸路,往北至昭泰門,為一個縱向廣場。昭泰門是寺廟的山門,為歇山頂式的琉璃門,兩側各開一旁門,亦為琉璃瓦頂。在寺廟建築中以琉璃門作為山門是較獨特的一種形式,亦可說明雍和宮所處的特殊地位。

昭泰門至天王殿是寺廟的第二進院落。院內建有鐘鼓樓,樓為上下兩層,外出廊,有掛簷板、平座、勾欄,外觀秀麗大方。北側與鐘鼓樓相對是一對碑亭,重簷攢尖頂 ,平面呈八邊形,外出廊,亭內各立一石碑,東邊碑文為滿、漢文體,西邊碑文為蒙、藏文體,記述了雍王府改建成喇嘛廟的緣由和過程。正北的天王殿又名雍和門,原是雍親王府的大門,面闊五間,單簷歇山頂殿宇式,改建成天王殿后,外觀上最大的改變是將簷部裝修做成障日板的牆壁,明、次間開門,梢間開窗,門窗皆為壼門形式。殿內寬敞明亮,中間供彌勒佛,木刻金身,兩旁為泥塑彩繪的四大天王像,威武雄壯。殿內後部面北而立的是韋馱像。天王殿前有一對青銅獅子,造型生動,工藝精緻,是清乾隆年間所制。

過天王殿至雍和宮殿是寺廟的第三進院落。雍和宮殿原名銀安殿,是雍王府時的正殿。殿面闊七間,單簷歇山頂,坐落在單層台基之上,前出月臺,周圍以燈籠磚坎牆,月臺正中放置銅制須彌山,為明萬曆年間的遺物。殿左右有數學殿、藥王殿,殿前東西有講經殿、密宗殿。雍和宮殿內明間頂棚設鬥八藻井,中盤龍銜珠,精美華貴,且在天花與天花梁搭接之處以小斗栱及兩層蓮瓣疊落加高,增加了天花的高度,給殿內供奉的三尊銅質三世佛提供了適當的空間。殿內兩側供奉十八羅漢像,為蒙麻撥金製成,十分珍貴。

穿過雍和宮殿即是永佑殿。永佑殿曾是王府的正寢殿,面闊五間,單簷歇山頂,簷步裝修,明間、兩次間安裝隔扇門,梢間安裝檻窗,均為三交六碗欞花隔心。簷下為雙昂五踩斗栱。殿內供奉的長壽、藥師、獅犼三尊佛像高2.35米,為檀香木雕刻而成,東西兩壁懸掛有綠度母、白度母畫像,均為清乾隆時期的製品。

過永佑殿即進入寺廟的第四進院落。此院正殿為法輪殿,是寺廟中唯一一座具有藏式特點的建築。殿由面闊七間的正殿和前後各五間的抱廈組成,平面呈十字形。五間抱廈均開門,兩側開窗,室內無隔斷,明間正中供有6.1米高的宗喀巴銅佛像。法輪殿正殿為歇山頂,前後抱廈為卷棚歇山頂。正殿屋頂開闢天窗五座,正脊上的一座較大,為歇山頂,前後坡左右各開一座,為卷棚懸山頂。五座天窗的屋頂正中都安有一座鎦金喇嘛塔,具有濃厚的藏式建築風格。殿內宗喀巴像背後有用金、銀、銅、鐵、錫五種金屬做成的五百羅漢像,是雍和宮的“三絕”之一。殿內收藏有大藏經、論藏經,亦十分珍貴。另東西院牆有大型精美的壁畫,描繪了釋迦牟尼傳教的歷史。殿內陳設的魚龍變化盆是乾隆皇帝出生三天洗澡用過的盆,又稱洗三盆,是雍和宮收藏的珍品之一。法輪殿前有東西配殿,左右有班禪樓和戒台樓,樓為兩層,歇山頂,其中戒壇樓是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敕命按熱河廣安寺戒壇的形式改建的。

法輪殿后的萬福閣是寺廟內最高的建築。閣為上下兩層三重簷,木結構建築,面闊五間,進深三間,周圍廊,二層出平座,周以勾欄,琉璃掛簷板,歇山式頂。二層東西自平座接出天橋三間,與萬福閣兩側的永康閣、延綏閣的平座相連,使三座樓閣相連通。永康閣、延綏閣猶如萬福閣的朵殿,加以天橋相連的獨特造型,形成了濃厚的遼、金時代的建築風格。殿內供有用名貴白檀香木雕刻而成的邁達拉佛站像,通高26米,地上18米,地下8米,直徑達8米,彩繪全身。此像是清乾隆時期敕制的,為雍和宮“三絕”之一。萬福閣前東有照佛樓,西有雅木達嗄樓,閣後有綏成樓,為寺廟的最後一組建築。照佛樓原為乾隆母親供佛的佛堂,供旃檀佛一尊,銅仿木制,其佛龕、火焰等均為楠木雕刻製成,被視為寺廟中的珍品,是雍和宮“三絕”之一。

企劃編輯 / 建築情報雜誌社 系統規劃 / 中威技術顧問公司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