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千張古蹟照片及建築圖面/學術研究、教學參考、設計施工、旅遊導覽
[ IP授權版 ]
《沅陵龍興寺》 Temple of Dragon Prosperity in Yuanling

龍興寺位於沅陵縣城西北虎溪山麓,是現存較早的佛寺建築,始建于唐貞觀二年(628年),經歷代重修。建築依山而建,對稱佈局。現存山門、頭過殿(哼哈殿)、二過殿(天王殿)、二山門(彌勒殿)、大雄寶殿、觀音閣及兩側客房、旃壇閣、彌陀閣等,整個建築群坐北朝南,依山而上,中軸佈局,氣勢崢嶸。

頭山門,三間硬山,牌坊式門樓,中間拱門,上額“龍興講寺”,並嵌“唐三藏取經圖”磚雕。頭過殿又稱哼哈殿,三間硬山。天王殿,原供四大天王,五間重簷懸山,經清光緒年間修建,但其五架梁作月梁,置駝峰蜀柱,存早期做法。彌勒殿,清同治時修建,一大間方殿,前簷砌三間牌坊式門樓,中開拱門,後簷開敞,與左右廂客房各三間相連,構成縱長庭院。大雄寶殿年代較早,根據其特徵測定,主要木構應是宋、元遺物,是湖南現存最古老的木構。殿闊五間,明間大(7.5米),超出次間和梢間之和,進深四間16.05米,內減中柱,形成殿中寬大空間,反映出早期平面特徵。台基較低,前出月臺,明間採用“東西階”古制。重簷歇山頂,下簷左右硬山,形成歇山與硬山結合的特殊形制。內柱八根承天花、上簷,高7.85米,均呈上下卷殺的梭柱。柱礎之上墊有蓮花雕飾的木櫍。天花以上用穿斗式梁架,天花以下明間明栿作月梁。柱頭出丁頭栱承托,次間則用直梁,皆上承隔架科。外柱十八根承下簷,前後簷搭牽、明栿均作月梁,下加穿插枋,置駝峰蜀柱。內外柱上普柏枋扁平,高寬比近1:4,闌額狹長,高厚比4:1,呈“T”形斷面,普柏枋出頭,闌額不出頭。上下簷斗栱均六鋪作,全部計心造,不出昂。上簷明間補間六攢,次間兩攢,均出45度斜栱,相互連接。下簷明間補間四攢,次間一攢,其前簷斗栱出45度斜栱,後簷不出斜栱,僅做成45度棱形。下簷補間均裏插挑杆承後檁枋,下有靴楔,但不如明、清餾金斗栱結合緊密。斗栱材寬僅7釐米,但材高13.5釐米,高寬比近1:2,超出宋、清比例,反映其地方特色。其梁枋、栱眼尚存有較早的彩繪。寺內門窗裝修雕飾豐富多樣,頗具地方特色。

觀音閣,三間單層三簷歇山,上簷斗栱五鋪作,出斜栱,中簷出丁頭栱,下簷出枋。旃壇閣、彌陀閣,均五間重簷三樓歇山,上簷五鋪作重抄出斜栱,中簷單抄四鋪作,下簷四鋪作單抄斜栱,梢間砌牆不施斗栱,均為清乾隆時建築。

企劃編輯 / 建築情報雜誌社 系統規劃 / 中威技術顧問公司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