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中華古蹟-學習知識庫:《寧夏明代長城》 | 關閉 |
[ IP授權版 ]
※ 圖片
![]()
|
《寧夏明代長城》 朱元璋建立明王朝後,自洪武至萬歷時,前後修築長城達18次,完成東起山海關、西至嘉峪關全長5000餘公里的明長城。同時,又在長城沿線設置了九邊重鎮,駐紮重兵,分段防守。全線九鎮,在今寧夏境內就有兩鎮,即固原鎮與寧夏鎮。 寧夏境內現存的明代長城長達1000多公里,據文獻記載和實地考察,明成化、弘治、正德、嘉靖年間(1465~1566年)陸續修築了“固原邊牆”、“固原內邊”、“徐冰水新邊”以及由甘肅靖遠縣進入寧夏、經寧夏進入陝西定邊縣境的“邊牆”四道長城。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