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千張古蹟照片及建築圖面/學術研究、教學參考、設計施工、旅遊導覽
[ IP授權版 ]
《北京天安門》  Tian An Men Gete in Beijing

明、清兩代北京皇城有四座門:南為天安門,東為東安門,西為西安門,北為地安門(明代稱北安門)。天安門是明、清兩代皇城的正門,建成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明代初建時名承天門,正統年間承天門被火燒毀,成化年間由工部尚書白圭主持重新修建承天門,明末此門又毀於戰亂。清順治八年(1651年)重建並更名為天安門,其規模和形制大體上就是今天所看到的樣式。

天安門是皇城最重要的一座大門,比其他幾座門規模大、等級高(皇城其他幾座門都不設墩台,開間少,規模小),由墩台和城樓兩部分組成。墩台下開五座筒券式門洞(俗稱五闕),每座券洞都安裝朱紅油漆雙扇實榻大門,門上有銅鍍金獸面鋪首和九行九列門釘。中門洞是皇帝出入的通道。城樓建造在雕刻精美的漢白玉須彌座上,周圍石雕欄杆上飾龍鳳紋望柱頭。城樓面闊九間,進深五間,通高33.7米(包括墩台高),重簷歇山式黃琉璃瓦頂,簷下是雕樑畫棟的青綠色彩畫,極為壯觀。城樓下前方是外金水河,河上有五座拱券式石橋,橋上置兩對雄健的石獅。正中的橋因是皇帝出入的通道,是天街禦道的一部分,故又稱御路橋,它的橋面與其他橋相比又長又寬。在城樓的前後各置一對雕刻精細、盤龍繞雲的石華表。

天安門也是皇帝舉行“頒詔”儀式的地方,凡大的慶典如皇帝登極、冊立皇后等都要在天安門城樓上舉行“頒詔”活動。
我國古代宮殿都非常重視宮城前方的佈局規劃。早在唐、宋時期,即於皇城的南面開出一條御路馳道,稱“朱雀街”,以襯托出皇宮的氣魄。金、元以來又有了宮前的千步廊,以豐富宮殿前區的建築內容。明、清兩朝紫禁城宮殿的前方沿襲前代的佈局,並進一步擴展其規模,即由天安門向南引出大片空地形成“凸”形廣場,以顯示和突出天安門的重要地位。

天安門因是皇城的正門,因此在總體設計上特別著意安排。天安門前的大清門體量頗小,建於低矮的台基上,是一座單簷歇山式、拱券狀、磚石構造的普通大門,門前有一對石獅和下馬碑,門內是窄長的禦道,兩旁建低矮的千步廊。這一段窄而長的禦道以遠處的天安門為對景,這條引線上的建築儘量低矮和平淡,從而充分襯托出天安門的壯麗。

企劃編輯 / 建築情報雜誌社 系統規劃 / 中威技術顧問公司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