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千張古蹟照片及建築圖面/學術研究、教學參考、設計施工、旅遊導覽
[ IP授權版 ]
《晉南戲台》  Stage in South Shanxi

晉南,包括山西運城、臨汾兩個地區,在金、元時期戲曲十分活躍,這裏不僅產生了鄭光祖、石君寶等著名戲曲作家,而且還給我們留下豐富的戲曲文物,如戲臺、戲雕、壁畫、碑刻等,元代戲臺全國僅該處倖存。如位於臨汾市魏村三王廟內的戲臺,元至元二十年(1283年)建,為現存最早的元代戲臺。現存最大的元代戲臺則位於翼城縣武池村喬津廟內。臨汾市東羊村東嶽廟內的戲臺建於元至正五年(1345年),是一座元代的晚期建築,它將元代早期戲臺三面看戲的形式改成了一面看戲,但在外貌上卻保留了杜仁傑在《莊稼不識勾欄》裏描寫的“鐘樓模樣”,十字歇山頂樣式給人以古雅、富麗之感。

現存的其他元代戲臺,有的在深山之中,如翼城縣曹公村四聖宮的元代戲臺;有的分佈在汾河西岸的肥沃平原,如臨汾市王曲村東嶽廟戲臺;有的在山腳下,如洪洞縣景村牛王廟的戲台。這說明元代戲臺在運城和臨汾地區一帶分佈是廣泛的,數量也是最多的。

臨汾魏村三王廟戲臺

該戲臺位於臨汾市魏村三王廟前,元至元二十年(1283年)建,雖經歷代修葺,仍不失原狀,保留著宋、金時期樂亭古制。

該戲臺坐南向北,為一8米見方的磚台,高1.2米,臺上以青石壓邊,台之四角立木柱,相距7.5米,又以小石柱兩根並立於木柱前,上鏤花紋並刻建造年代,台口高約4米。木柱上以圓木大額四根、額首相疊為框架,上置角拱各一朵,補間鋪作每邊兩朵,外出跳兩昂,裏出跳四昂,用以承托雙層八角形懸空藻井。這種藻井,結構奇特,用三層斗栱捧出一雷公柱,形狀頗為精美,再上以單簷歇山蓋頂。戲臺後面砌牆,兩側在距後木柱2.5米處又立小輔助柱一根,其間砌牆與後牆相連,這樣觀眾可從三面看戲。兩輔助柱之間可釘掛帳幔,將戲臺分為前後兩台。

河津樊村關帝廟戲臺

該戲臺位於河津市西北10公里樊村關帝廟內,廟內其餘建築已全部傾毀,僅存戲臺一座。戲台始建於明洪武年間,明成化年間、清康熙年間和1957年曾三次修葺。

戲臺坐南朝北,平面呈長方形,面闊三間,進深兩間,單簷歇山式屋頂,青灰筒板瓦琉璃剪邊,琉璃雕花脊,上雕牡丹花圖案,色彩以藍、綠、黃三色為主,中有脊刹。屋頂坡度較陡,翼角起翹較小。前簷採用移柱造,將明柱移至補間斗栱下部,形成寬大台口,總寬度達7.6米。台內僅於後側補間斗栱位置設金柱兩根,支撐四椽。前簷明間正中補間斗栱使用額角櫨斗,令栱兩
端砍斜面。外簷均為四鋪作單下昂。前後簷柱頭斗栱由耍頭後尾做拱狀承托四椽栿;明間補間斗栱後尾出挑杆,挑入金檁之下。兩山柱頭後尾承托爬梁;補間斗栱後尾挑入金檁之下。

轉角斗栱45度角出雙抄,挑杆緊貼角梁挑入爬梁與承椽枋之間。四椽栿橫貫前後簷兩端,承托簷檁,中部承托爬梁。後簷設金柱兩根,支撐四椽栿。整個梁架由八根簷柱、兩根金柱支撐。由四根大額枋形成第一層框架結構,上施斗栱,外挑簷檁,支承出簷,內承四椽栿,減緩梁架對大額枋的直接壓力。轉角處不用抹角梁,而以四椽栿與山面斗栱後尾承托爬梁。爬梁之上既負荷角梁後尾,又承托承椽枋,而以承椽枋壓住角梁,上架金檁,這種結構增加了角梁的穩固性。

戲臺的建築結構形式和構件使用、加工方法都具明代風格,同時保留了許多元代建築的手法,體現了元、明交替的過渡情況。如梁架舉折、總舉高、用材比例、異形拱式樣與使用範圍等都與元代建築有明顯差異。就戲臺建築形式而言,脫離了元代建造戲臺固有的平面呈方形的形式,增大了演出及觀看的場面。其他方面則更多地保留了元代建築的特徵,如用材的不規則、略加砍制、因材適用等都是元代建築中常見的手法。戲臺平面雖然脫離了元代戲臺方形的特徵,但其斗栱下設一周大額枋,前後簷設平柱,並將平柱向兩側移位的手法與元代戲臺為擴大演出及觀看場面的手法如出一轍。總之,該戲臺的建築風格體現了從元代到明代舞臺建築的過渡情況。

企劃編輯 / 建築情報雜誌社 系統規劃 / 中威技術顧問公司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