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中華古蹟-學習知識庫:《滁州豐山豐樂亭》 | 關閉 |
[ IP授權版 ]
※ 圖片 ![]()
|
《滁州豐山豐樂亭》 豐樂亭位於滁州市城西0.7公里豐山北麓,北宋慶曆六年(1046年)歐陽修建並作《豐樂亭記》,由蘇軾手書並刻於碑,存於亭。豐樂亭建成後,迭廢迭興,最後一次較大規模的重修在清光緒七年(1881年),主修者為全椒觀察薛時雨。 目前豐樂亭圍牆基本完好,北門為拱形門,門額字跡剝蝕不可辨,門樓倒塌殆盡。入門第二進即豐樂亭,方形單簷,四角發戧,朱楹雕梁。亭之壁嵌有蘇軾手書《豐樂亭記》碑刻和明天啟元年(1621年)滁州判官尹夢壁所作“滁州十二景”詩畫碑刻。第三進為大廳,平房五間,明三暗二,舊志記為三楹。原無名,明代以後借樓名“保豐”稱此為保豐堂。最後一進為平房三間。贊泉《豐樂亭興廢考》載:“最後危樓一座,名曰保豐,內祀歷代滁仕名宦。樓前左為棠舍,右為芥〓,各三楹”。清嘉慶年間樓毀,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郡守李藝圃修葺,再廢,光緒七年(1881年)薛時雨重修時將樓改為平房三間。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