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千張古蹟照片及建築圖面/學術研究、教學參考、設計施工、旅遊導覽
[ IP授權版 ]
*《龍井三合鄉北興村梁宅》
*《桓仁五女山山城》
*《昭平黃姚戲臺》
*【照片】北京馬桂堂宅院鳥瞰
*《土樓山土樓神祠、古洞群及露天金剛》
*【照片】甯海白龍潭華宅大門背面磚雕
*《寧城遼中京城址》
*《雙牛石雕墓》
*【照片】績溪文廟大成殿彩繪
*【照片】平陽民居磚雕花牆
*
*《東寧大城子古城城址》
*《義縣萬佛堂石窟》
*《武威出土的漢代陶樓院》
*【照片】晉城景德橋石雕
《常州淹城遺址》 
‧所屬分類= 古蹟的類型分類 > 城址

淹城遺址位於常州城南7公里處的湖塘鄉,水陸面積約0.67平方公里(其中水面占1/3),為春秋時期古淹國城所在地。遺址有三道土壘城牆和三道護城河,外城系不規則圓形,周長2.5公里,殘高10米左右,寬25~50米不等;內城位於外城中的東北部,方形,周長1.2公里,殘高10.5米,寬20米;內城之內還有子城(即王城),方形,周長457米,殘高11米,寬7~11米不等。三道城牆各有一門,外城門在西北,內城門在西南,子城門朝南。內、外兩城的護城河河面現寬40~50米不等,最寬處(龍頭潭)達80米,深約5米,河水清澈,長年不涸。

在內城外西側有三座高大的土墩,自南向北依次為頭墩、肚墩、腳墩,內城東側有高5米的磨盤墩。在外城外西北、西南、東部還有數以百計的土墩,大小、高矮不一,其中以西北部較為密集,多達二十五個,這可能與防禦有關。

淹城是在江蘇發現的最早的先秦城址,高牆深塹,形成封閉式城市格局。據考證,淹城起初並沒有土壩,當時在頭墩和肚墩之間有一條東西向的河道,貫通子城河和外城河,水城門正好在外城西部正中部位,出入城時是依靠獨木舟作交通工具(淹城出土的獨木舟現保存在南京博物院內),若果真如此,倒是絕無僅有的。

企劃編輯 / 建築情報雜誌社 系統規劃 / 中威技術顧問公司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