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中華古蹟-學習知識庫:《奉節依斗門》 | 關閉 |
[ IP授權版 ]
※ 圖片 ![]()
|
《奉節依斗門》 依斗門位於奉節縣縣城永安鎮大南門街南端,海拔129.3米。 依斗門又稱大南門,系原夔州府城城牆的南門。這座城門始建于明成化十年(1474年),原為磚砌,上有城樓,清同治九年(1870年)被洪水沖毀。自同治九年(1870年)起至同治十三年(1874年)止,用石料重建大南門。重建的大南門“較之原建磚城,其勢倍加雄巍”,並改稱其為“依斗門”。城門均用條石壘砌,殘高12.9米,長23.1米,厚14.9米。城門洞由內外兩拱構成,外拱高7.5米,長5.88米,跨度3.78米;內拱高11.3米,長9.03米,跨度5.52米。 依斗門是研究奉節縣城市格局演變過程的重要實物資料,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正如《奉節縣誌》所描述的那樣,依斗門及夔州府城牆“崇墉峻壁,雉堞聳立,洵足以壯觀瞻”,其藝術價值有目共睹。依斗門在石材加工、粘合材料以及砌築技術等方面均達到了相當高的水準,其形制在重慶較有代表性。 現依斗門城樓已毀,但城門本身保存完好。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