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千張古蹟照片及建築圖面/學術研究、教學參考、設計施工、旅遊導覽
[ IP授權版 ]
《北京故宮坤寧宮、寧壽宮》  Kun Ning Place (Place of Etherly Tranquility and Longevity) of Imperial Place in Beijing

坤寧宮、寧壽宮是紫禁城內具有滿族風貌的兩座宮殿建築。明代坤寧宮完全是漢式建築,是皇后的寢宮。清入關後,根據滿族的習俗,將坤寧宮外簷裝修與室內陳設改成與瀋陽故宮清寧宮相似的形式,作為滿族薩滿教祭祀的場所和皇帝大婚的洞房,直至清末。寧壽宮作為皇極殿的後寢,是仿照坤寧宮建成的,兩宮同出一轍。

坤寧宮

坤寧宮建成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正德九年(1514年)、萬曆二十四年(1596年)兩次毀于火,萬曆三十三年(1605年)重建。清順治十二年(1655年)按照盛京皇宮(今瀋陽故宮)清寧宮祀神儀式對坤寧宮作了較大的改作,至清康熙四年(1665年)始將坤寧宮東兩間暖閣定為皇帝大婚的洞房,乾隆八年(1743年)又對室內部分進行裝修,始成今日之規模。

坤寧宮面闊九間,進深五間,重簷廡殿頂,通高22米,梁枋飾以龍鳳和璽彩畫,為宮中建築等級較高的建築之一。明代時該宮前簷明間為正門,東西各三間為隔扇檻窗,兩盡間為穿堂,前後設隔扇門,門窗均為欞花紋飾。清改建時,將宮的正門改在東次間,使門偏在一邊,並改成雙扇的板門,其餘六間欞花隔扇窗均改成直欞吊搭窗,具有典型的東北民居的特點。現今坤寧宮的板門上和各窗上的橫披窗及坤寧宮明間前通向交泰殿明間的石甬道、東西兩穿堂的欞花隔扇門,都還保留著明代的遺跡。改建後的坤寧宮,除東西兩端各一間仍作穿堂外,其餘七間室內則按滿族習俗重新佈置。中四間即正門一間和西三間為薩滿教祀神處,四間連通,開門一間的後簷以垂花飛罩及隔扇隔出小室,內設大鐵鍋三口,西三間設順山炕、前簷炕、後簷炕三合為一的“[”形大炕,俗稱“萬”字炕。西炕設釋迦牟尼佛、觀世音菩薩、關聖帝君神位,行朝祭禮;北炕西側設穆哩罕神、畫像神、蒙古神神位,行夕祭禮;北炕東側與南炕各設寶座,為皇帝食胙肉處。清順治十二年(1655年)重修坤寧宮時,主要是對這四間進行了重新安排。滿族有崇偶之習,所以儘管坤寧宮九間的規模遠遠超過清寧宮五間的規制,但作為祀神之所的間數仍為偶數,且與清寧宮四間相同。

坤寧宮東兩間暖閣設前簷炕,後簷西一間設喜床,由於當時只是作為皇帝大婚臨時使用,因此除按滿族習俗佈置一些象徵性陳設外,其他陳設較為簡單。至清乾隆八年(1743年)維修坤寧宮時,在東暖閣後簷西一間喜床之上和東一間添建仙樓、隔斷、板牆等。西一間單辟出一室,四周無門,前簷為直欞窗,在該間坎牆內外設活動的木梯,以便出入。西一間內存貯佛亭及薩滿教祭祀的用品。

坤寧宮前月臺上左設日晷,右設嘉量,偏東南處設立祭祀神杆、求福祭祀的插柳石,都是依照盛京清寧宮的規制所設。台基圍以黃綠相間的琉璃瓦燈籠磚矮牆,與乾清宮左右昭仁殿、弘德殿后圍牆相連。

坤寧宮左右各有小殿三間,面南,有院相隔,自成一體,稱暖殿,南與昭仁殿、弘德殿相對。西暖殿后牆聳立著一座煙囪,四麵包砌細城磚,上安銅頂。此煙囪雖設在西暖殿后,實際上是為坤寧宮內煮肉時走煙之用,亦仿清寧宮而設。所不同的是,清寧宮的煙囪設在宮的西山牆外,而坤寧宮的煙囪移至西暖殿后隱蔽之處。

寧壽宮

寧壽宮面闊七間,進深一間,單簷歇山式頂,與皇極殿前後排列,坐落在漢白玉石台基之上。清乾隆年間改建時,在原有建築的基礎上添置了前後簷並兩山擎簷廊共十七間,以及花枋、絛環板、雲龍雀替等,形成周圍帶廊的建築。外簷裝修仿坤寧宮的式樣,前簷門開在東次間,為雙扇板門,其餘六間為直欞吊搭式窗。室內進深雖無坤寧宮寬敞,佈局陳設卻如坤寧宮。宮前月臺圍以黃綠琉璃燈籠磚矮牆,式樣與坤寧宮同。宮左右連皇極殿北廡,後簷與寧壽全宮北路的中一路宮門——養性門相對。清乾隆四十年(1775年)營建時,也仿照坤寧宮安設煙囪,不同的是寧壽宮的煙囪有兩座,設在兩側北廡的後簷處,式樣與坤寧宮同。

寧壽全宮建成後,乾隆皇帝雖沒有進住,但它的建築佈局之規整、等級之高、設施之全、裝修之華麗,仍為內廷之冠。仿坤寧宮規制改建的寧壽宮,為後人留下了一處滿漢文化相融合的、反映清代帝后生活的建築實例。

企劃編輯 / 建築情報雜誌社 系統規劃 / 中威技術顧問公司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