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千張古蹟照片及建築圖面/學術研究、教學參考、設計施工、旅遊導覽
[ IP授權版 ]
※ 圖片
《蓬萊閣建築群》 Building blocks of Penglai

蓬萊閣建在古登州城北臨海陡起的丹崖山上。丹崖山通體赭紅,拔海而起,氣勢雄偉,風光壯麗。蓬萊閣高踞丹崖山巔,北望滄溟無限,南望煙雨萬家,西有老北山與丹崖相峙,東有沙坪闊水,環境異常優美。

蓬萊閣位於丹崖山頂與蓬萊的海市蜃樓景觀有關。站在峰巔北望大海,東眺日出,前方又有長山列島相輝映,更妙的是海市蜃樓每每出現於長山列島附近,丹崖山是觀瞻的絕佳之處。

據《蓬萊閣志》載,唐以前蓬萊閣原是一根柱子的架閣,稱為神工,宋時改建成兩層,即海神廣德王廟(也稱龍王廟)。北宋嘉?六年(1061年),蓬萊太守朱處約將龍王廟西移至現在的位置,而在原地上建起了蓬萊閣。

北宋宣和四年(1122年)又建天后宮於閣西,從此,蓬萊閣與海市蜃樓便成為海內名士讚譽的奇境。據舊縣誌記載:明洪熙元年(1425年)、成化七年(1471年)分別進行過修葺,明萬曆十五年(1587年)進行過修葺和擴建。明崇禎九年(1636年),太守陳仲盛“葺治城垣,修建海神、天妃諸廟”。清嘉慶二十三年(1818年)又進行擴建和修葺,據《重修蓬萊閣記》載:“閣基憑舊,而壯麗逾前。閣外有回廊,東偏作室如舫,為登降所由;前兩翼對啟數楹,為憩息之所。皆昔無而今增。閣之東西賓日樓、海市亭皆久廢而更立。惟避風亭不改其舊貫,第易簷以為新。”規模與今天相仿。據《蓬萊閣志》記載,原蓬萊閣南還建有多壽亭,是明萬曆十八年(1590年)知府王雲鷺建的。據考證,丹崖山上的建築以上清宮為最早,並逐漸形成了以蓬萊閣為中心的南北軸線。

蓬萊閣建築群融遊覽、禮佛、拜教功能於一爐,運用了中國古老的園林和宗教建築的藝術手法。特別是蓬萊閣,由於它自身特有的魅力,早就成為我國四大名樓之一,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文化藝術遺產。

丹崖山北高南低,終北是絕壁臨海,蓬萊閣建築群依山就勢,層層推進,造成疏密錯落的總體佈局。按建築所處位置可劃分為前區、中區、後區三部分。

前區位於山腳,包括彌陀寺、萬民感德碑亭和丹崖仙境坊,是整個建築群的引導。丹崖仙境坊尺度適宜,造型優美。

中區位於山腰,主要是祭祀建築。自西向東形成三條南北軸線,主要建築分別為龍王宮、天后宮和上清宮。龍王宮軸線較短,它包括宮門、兩側配殿、龍王宮主殿,並附以養生殿,是祭祀海神廣德王的處所。上清宮軸線包括白雲宮門、原白雲宮殿(現花壇處)、吳公祠、上清宮前殿、上清宮正殿。在上清宮東側還建有呂祖殿一組建築,它包括垂花門、兩側配殿、呂祖殿。

中區最主要的建築群是天后宮,自南向北排列有顯靈門、鐘鼓樓、戲樓、天后宮前殿、垂花門、兩側配殿、天后宮正殿、天后宮寢宮,是祭祀海神的建築群。

後區是以蓬萊閣為中心的濱海建築群,位於丹崖山巔,對全區建築起控制作用。自西向東排列著澄碧軒、避風亭、蓬萊閣、臥碑亭、蘇公祠、賓日樓、觀瀾亭以及崖邊的城牆建築,是觀賞風景的好去處。

前區建築

(1)萬民感德碑亭。為清代建築,平面八邊形,內外兩圈柱,單簷八角屋頂,一斗三升斗栱,覆灰瓦,有寶頂,無彩畫,古樸大方。

(2)丹崖仙境坊。木質結構,四柱三樓大式硬山頂,明間斗栱七踩,正中兩攢,柱邊各為半攢,次間枋上為五踩斗栱,柱上無斗栱,灰瓦覆頂,樸素無華。

中區建築

(1)龍王宮。始建于初唐,元中統和明洪武、萬曆年間均曾修葺。建築主體面闊三間12.3米,進深三間7.4米,內部梁架全部用鏇子彩畫。前兩金柱為盤龍柱,做工精細,前出抱廈。外觀為七架檁廡殿頂。

(2)天后宮戲樓。分前後兩部分,前部為後臺,兩層,設有平座,面闊三間10.29米,進深兩間4.9米,五架檁,前簷廊,大式硬山頂;後部為戲臺,是給海神祝壽的地方,六架檁,卷棚歇山頂。

(3)天后宮前殿。面闊三間10.75米,進深三間5.49米,七架檁,前簷廊,大式硬山頂,上覆灰瓦,內部為徹上露明造,斗栱為一斗三升。

(4)天后宮正殿。面闊五間14.79米,進深三間9.34米,殿身平面柱網形式為金廂鬥底槽式,內部為徹上露明造。前出抱廈,斗栱均為一斗三升。頂為九架檁大式硬山頂,上覆黃琉璃瓦。

(5)天后宮寢宮。面闊三間12.7米,進深兩間5.1米,重簷大式硬山頂,二層上設有平座,底層設天后全身塑像。上、下兩層均不設斗栱。

(6)上清宮前殿。面闊三間10.25米,進深三間5.4米,建於高臺之上,七架檁,前外廊,大式硬山頂,灰瓦白牆,榜上有彩畫,無斗栱。

(7)上清宮正殿。立於臺階之上,面闊五間12.96米,進深六間7.3米,運用減柱造,分別減去兩根中柱和四根外金柱,室內為徹上露明造,七架檁,單簷歇山頂。中柱直承脊頂,內部宏敞,屋頂覆黃琉璃瓦,出簷較深。

(8)呂祖殿。位於上清宮東側,建於九重臺階之上,清光緒三年(1877年)建,祭呂洞賓,面闊8.59米,進深7.1米,八架檁,前外廊,大式硬山頂,灰瓦白牆,斗栱為一斗三升,內部為徹上露明造。

後區建築

(1)蓬萊閣。外觀兩層,二層設有回廊,頂為重簷歇山頂,上覆黃琉璃瓦。閣面闊五間13.7米,進深五間7.32米,分內外兩圈柱,平面柱網形式為金廂鬥底槽式,進深方向都減去與金柱相對平行的簷柱。下層牆體只在南面開有門窗,明間內設有附柱及附梁,結構相當穩固。下層內不設登閣的樓梯,而由兩側“造室如舫”穿室登臨。二層北面牆體封閉,其他三面則開門窗,室內正中匾額題“蓬萊閣”三字,雄渾有力,為清代鐵保所書,左側為清代古畫,描寫的是蓬萊閣的全景。下層簷下設有斗栱,明、次間兩攢,梢間一攢,均為一斗三升。上層屋簷下不設斗栱,梁出頭呈卷雲頭形,上承正心桁和挑簷桁,出簷深遠,簷下繪鏇子彩畫。

(2)澄碧軒。面闊三間7.85米,進深三間4.79米,七架檁,前簷廊,大式硬山頂,為題詩作畫之所。

(3)避風亭。面闊三間8.1米,進深一間4.64米,五架檁,大式硬山頂。

(4)臥碑亭。因有蘇軾《海市詩》及《題吳道子畫後》臥碑而得名,面闊三間6.1米,進深一間4.1米,五架檁,大式硬山頂。

(5)蘇公祠。面闊三間8.6米,進深一間3.35米,六架檁,卷棚頂,滿壁石刻。

(6)賓日樓。建造年代不詳,重簷八角,底層有回廊,主體為磚構,八面開圓窗,可供觀賞。

(7)普照樓。即燈樓,清登州府同知雷樹枚建,外觀為三層,第三層有腰簷平座,單簷六角攢尖頂。

企劃編輯 / 建築情報雜誌社 系統規劃 / 中威技術顧問公司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