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中華古蹟-學習知識庫:《廈門青礁慈濟宮》 | 關閉 |
[ IP授權版 ]
※ 圖片
![]()
|
《廈門青礁慈濟宮》 Benevolence and Relief Palace at Qingjiao in Xiamen 青礁慈濟宮位於廈門市海滄鎮青礁村岐山東嗚嶺龍湫坑之中,原為祀奉北宋神醫吳真人的“青礁龍湫庵”。南宋紹興二十一年(1151年)御賜建成“五殿皇宮式”的“青礁龍湫廟”,至乾道二年(1166年)又賜名“慈濟”,淳?元年(1241年)理宗又下詔改廟為宮。自此,屢受皇恩的“青礁慈濟祖宮”便成為現今東南亞一帶慈濟宮之祖。 遠望山門,重簷歇山頂金光閃耀,上簷為“斷簷開箭口”的做法,即將中央部分的屋頂整個向上抬高一架而與兩側明顯地斷開,使之更顯華貴。山門面闊五間,正立面(當地俗稱牌樓面)以青石板築成,仿效板扇及板壁的做法。山門與前面一對石獅組合在一起,氣勢非凡。 穿過山門,進入內院,兩廂是鐘鼓樓,內部的木栱結構形如蛛網,以人、獸、鳥、花層層套疊,輕巧美觀。 正殿由數十根巨大的石柱支架,十二根盤龍大石柱雕刻著盤龍騰雲、八仙遊山等圖案,刻功深厚,線條細膩。正殿四周裝飾著由五彩陶瓷綴成的十二條立體巨龍和古代人物,古色古香,精緻巧妙,是我國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