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千張古蹟照片及建築圖面/學術研究、教學參考、設計施工、旅遊導覽
[ IP授權版 ]
《鉛山鵝湖書院》 Goose Lake Academy in Qianshan

鵝湖書院位於鉛山縣鵝湖山的北麓,前臨鵝湖,後有半山寺,左為禪林塔和獅子山,右是鵝湖寺和瀑布泉,為名山勝川中的一處靜深境界。

早在唐大歷年間此地即建有鵝湖寺。南宋淳熙二年(1175年)著名學者呂祖謙為調和朱熹、陸九淵的學術觀點,邀約他們在鵝湖寺舉行哲學辯論會,史稱“鵝湖之會”。後人在此建四賢祠,以資紀念。南宋淳祐十年(1250年)改名文宗書院,明景泰年間擴建後正式命名為鵝湖書院,清代又多次修葺。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書院又進行了一次歷史上最大規模的維修和擴建,使之成為四周院牆高壘,內有禦書樓、講堂、牌坊等華麗建築的江南庭院式建築群,基本格局一直保持至今。

整個書院有建築五進,回廊曲折。入口保留了明代建築的遺風,大門設於前院兩側,門為拱形,上有坊式門罩。第一進的頭門為面闊五間的硬山式建築,山牆前後端砌屏護簷。穿頭門而入即見一石坊,坊為四柱三間五樓式,仿木結構,斗栱出挑,飛簷翹角,抱鼓護柱,雀替托枋,精工雕刻,氣派非凡。明樓花枋鑲嵌橫匾,文曰“斯文宗主”、“繼往開來”。坊後為泮池,池上單跨拱橋一座,名狀元橋。池周和橋面兩側均有石構護欄,除望柱頭浮雕仰覆蓮瓣外,望柱、欄板、地栿等均為素面,古樸大方。泮池兩側各置碑亭一間、廊廡三間,亭中立歷代碑刻。過狀元橋即入儀門,為第二進,儀門亦五開間,形制與頭門相似。儀門之內為第三進,左、右都為士子讀書的號房,共九十六間,中堂之上懸掛康熙帝親書“窮理居敬”匾額。第四進為四賢祠,亦為五開間,左、右廊廡共十間。第五進為重簷歇山式的禦書樓,左、右平房分別供奉文昌帝君和關聖帝君。此外還有中明辯間三間、中願學堂三間、上正屋三間以及惜字爐等歷代遺物。

整個建築群佈局緊湊,院內石坊高大宏偉。朱紅色的禦書樓前平地空曠,翠柏青松,丹桂香樟,相互映襯得十分雅致幽靜。兩廡廂房排列整齊,樓臺亭閣錯落有致,似一幅素雅古樸而又立意清新的畫卷。

企劃編輯 / 建築情報雜誌社 系統規劃 / 中威技術顧問公司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