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千張古蹟照片及建築圖面/學術研究、教學參考、設計施工、旅遊導覽
[ IP授權版 ]
*《畢節大屯土司莊園》
*【照片】伊寧回族清真大寺禮拜殿平科斗拱
*《福州忠懿王廟》
*《廬山禦碑亭》
*【照片】三江牙寨梁宅三層平面
*《永泰公主墓》
*《沅江魁星樓》
*《黎平肇興鼓樓》
*《南京城聚寶門》
*《布農人民居》
*《彝族民居》
*【照片】臨清清真北大寺禮拜殿內部梁架及彩畫
*【照片】魯凱族民居
*《涪陵龍門橋》
*《庫倫旗三大寺》
《黃山呈坎寶綸閣》  Baolun Chamber at Chengkan in Huangshan

寶綸閣原名“貞靜羅東舒先生祠”,坐落在黃山市徽州區呈坎村北端,坐西朝東,背山面水,占地3300多平方米,氣勢雄偉,蔚為壯觀。該閣始建於明嘉靖年間(約1540年),先建寢殿。據《貞靜羅東舒先生祠堂記》載:“後寢幾成,遇事中輟,因循垂七十年,危至圮壞。迨萬曆壬子,諸宗人因謁廟而思祖功,覩遺規而慨締造之不易……”因此,明萬曆四十年(1612年)又重新擴建,萬曆四十五年(1617年)落成。因是明嘉靖和萬曆年間兩度建造,故風格迥異。

祠堂前臨小溪處立大照壁,進而是欞星門,其後左右豎兩碑亭,立《祖東舒公祠堂記》碑碣於其中。再進是儀門,上懸“貞靜羅東舒先生祠”匾額,為太和大司馬郭子章所題,左右各有廳,“以備聚食待餕之所”。向前即為寬大的天井,天井當中是甬道,兩旁各有廡,兩廡階前臨天井池處均有雕刻精美的石雕欄杆。甬道盡頭為露臺(陛),登露臺進入第二進大廳,大廳名“善廳”,享堂懸有巨大匾額,上書“彝倫攸敘”四個大字,為明萬曆進士董其昌手書。過大廳到寢殿,又設一天井,天井內有三條寬闊的石臺階。寢殿高出前堂1.6米多,殿前是一道浮雕石刻欄杆。石臺階和欄杆頭上各有石獅一對,欄板雕刻精美,每塊圖案各異。寢殿是供奉祖先神位的所在,也是整個祠堂的精華所在,並列三個三開間,加上兩盡間,共十一間,與故宮太和殿相似。寢殿的梁、柱很有特色,如金柱與簷柱之間架雙步梁;十根簷柱採用琢成訛角的方形石柱;丁頭栱鏤空,琢成“鯉魚吐水”;彩繪佈滿梁架,圖案清晰豔麗,實屬罕見。兩盡間設樓梯,可登臨閣樓,樓上珍藏有自元代起至清代止羅氏族裔的許多匾額。

企劃編輯 / 建築情報雜誌社 系統規劃 / 中威技術顧問公司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