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中華古蹟-學習知識庫:《九江陶靖節祠》 | 關閉 |
[ IP授權版 ]
※ 圖片
![]()
|
《九江陶靖節祠》 該祠原在九江縣面陽山,坐西北向東南,為紀念陶淵明而建,始建于何年缺記載。元末該祠遭兵亂蕩然無存;明嘉靖十二年(1533年)動工重建,嘉靖十七年(1538年)竣工;後於清乾隆元年(1736年)和1921年進行過較大的修葺;20世紀50年代將其遷至九江縣城沙河街東北隅的蔡家窪。 遷建的陶靖節祠保持了舊祠民居式建築的原貌,為磚木結構的兩進式建築,通面闊10.75米,通進深22.9米,占地面積約250平方米。正堂脊高6.6米。上、下堂山面砌拱背式山牆,前、後簷有護簷高屏。正堂三開間,明間為廳堂,次房隔成正房。兩進之間置天井,天井兩側有廂房。後進前簷步左、右山面各辟門通向外面。正門辟于前牆正中,前有門廊和三級石階。門廊單進,柱、枋用料較小,不事雕飾,門檻、框、楣皆石構,甚厚重,下有門枕石。室內明間為抬梁式構架,但用料不甚粗碩。大門門首嵌有明嘉靖進士、浙江提學副使薛應旗題書的“陶靖節祠”門匾,左右耳門分別書有“菊圃”、“柳巷”。上堂有陶淵明神龕、塑像。祠區內山水相間,林木掩映,風景優美。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