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千張古蹟照片及建築圖面/學術研究、教學參考、設計施工、旅遊導覽
[ IP授權版 ]
《張家川回族自治縣清真寺》  The Mosque in Zhangjiachuan Hui Autonomous County

張家川回族自治縣位於甘肅東南部,隴山西麓。張家川地區的伊斯蘭教歷史一般認為可追溯到宋元時期,而鼎盛發展時期則是清代,特別是同治年間以後。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張家川境內建造了許多規模不同,各具特色的清真寺。其中,同治年間及以前建造的清真寺是我國古代清真寺建築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平面佈局、建築造型、建築構造、建築裝修等方面基本上是中國傳統的木構架建築形制,主體建築禮拜殿,大多採用傳統的宮殿建築形式,既雄偉古樸,又清靜莊嚴。可惜這份寶貴的民族文化遺產已全部毀壞無存。當代建造的清真寺是近十餘年來逐步恢復起來的,據統計,目前全縣共有大小清真寺426個,這些清真寺在修建形式、結構用材、圖案裝飾等方面,都具有與古代清真寺不同的建築藝術風格,在當今城市和鄉鎮建築中佔有重要的地位。

張家川新建的清真寺以磚混結構和鋼筋混凝土結構為主要結構形式,創造了與這種結構形式相適應的建築造型。這類新建築大多不再單純使用大木起脊的宮殿廟宇形制,而是在傳統的基礎上更多地吸收融化了阿拉伯的建築風格,創造了一種民族文化與時代特徵相結合的具有自己獨立風格的伊斯蘭教建築形式。例如,龍山清真西大寺系仿照中國宮殿式形制結合麥加清真寺風格建造的,大殿建築面積3 000多平方米,為前廳七間、大殿九間、後殿七間、外轉回廊的鋼筋混凝土結構建築。屋頂為傳統歇山式大屋頂,四簷淩空而不施吻獸,頂部前方安置三個渾厚飽滿的阿拉伯式綠色穹頂“米拉熱”,中間高22.7米,兩邊高18.1米,頂上均置寶瓶和“玄月”。屋頂後方正中矗立一座中式木質牌樓,古樸典雅,稱“望月亭”。三個大穹頂與望月亭在形象上相互映襯呼應,尺度宜人,組成了豐富的天際線,在整個清真寺形象的構圖中起著統帥作用。這類清真寺不再使用精雕細刻的中式扇門窗,而採用圓拱或尖拱式門窗,主體建築禮拜大殿及喚醒樓處 處可見尖拱、圓拱圖形,具有濃厚的阿拉伯風格。

在張家川,比較著名的清真寺還有張家川清真團結寺、張家川清真後寺、張家川清真東大寺和龍山清真東大寺等等,這些清真寺建築形式各異,風格也不盡相同,但都特別注重體現自己的地方風格和民族特色。

企劃編輯 / 建築情報雜誌社 系統規劃 / 中威技術顧問公司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