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千張古蹟照片及建築圖面/學術研究、教學參考、設計施工、旅遊導覽
[ IP授權版 ]
《昌平明十三陵》  The Ming Tombs in Changping

十三陵是明代皇帝的陵墓,位於北京西北約45公里的昌平縣天壽山,共有明代十三位皇帝先後葬于此地,即長陵(永樂帝)、獻陵(洪熙帝)、景陵(宣德帝)、裕陵(天順帝)、茂陵(成化帝)、泰陵(弘治帝)、康陵(正德帝)、永陵(嘉靖帝)、昭陵(隆慶帝)、定陵(萬曆帝)、慶陵(泰昌帝)、德陵(天啟帝)、思陵(崇禎帝),故稱十三陵。陵區南北長約9公里,東西寬約6公里。

陵區由南半部的前導和北半部的十三座陵墓兩大部分組成。前導的最南端有一個陵區的總入口——大紅門,門外的廣場上建造一座五間十一樓的高大石牌坊,正遙相對著天壽山的主峰。石牌坊簷下雕刻出斗栱,額枋上線刻浮雕旋紋彩畫,精緻華麗,這是神道的起點。大紅門為單簷廡殿式黃琉璃瓦頂,下辟三門,採用筒券式砌築法,是進入陵區的第一道大門。進門再向北是平面方形、重簷歇山式屋頂的聖德神功碑樓,又稱大碑樓,在樓的四角各置一座雕飾精細的蟠龍繞雲,上邊橫貫雲板,頂端置蹲獸的華表,使大碑樓更顯得高大華貴。自此再向北的神道兩旁依次排列著不同形象的石像生,再向北即為龍鳳門(欞星門)。從石牌坊到龍鳳門的神道總長約5公里。

從明十三陵前導部分的安排可以明顯地看出,它承繼了南京明孝陵的某些傳統形制。在漫長的神道上排列著潔白高大的石牌坊、莊重的大紅門、壯觀的大碑樓、多姿的石像生、古樸的石橋、華麗的龍鳳門(欞星門),形態各異,層次分明。從空間輪廓線上看,建築物的屋頂造型有廡殿頂、歇山頂、硬山頂、懸山頂,以及有單簷、重簷之別,高低錯落,疏密相間,取得了完美的視覺效果。在前導佈局中是以大碑樓為主題進行安排的,以此來突出帝王的“聖德”,大碑樓以高大的體量和端莊的造型,給人以崇高肅穆的藝術效果。石像生置於大碑樓之後,栩栩如生的文臣、武將、大象、駱駝、馬等共有十八對之多,列於神道兩側,如同皇帝登極上朝大典的儀仗隊。前導部分的一系列建築和裝飾物既渲染烘托出陵墓的崇聖和神秘,又增強了陵墓建築空間層次的藝術效果,同時還是區分帝王陵墓與其他陵墓建築的重要標誌。

天壽山峰巒疊嶂,並向東西兩側綿延環抱,形成一個小盆地,十三座帝陵即隨著整個山勢進行安排。長陵建陵最早,規模也最大,坐落在天壽山的主峰,坐北面南,是整個陵區的中心,而其他十二座帝陵隨山勢、就地形佈置在天壽山的南麓,掩映在蒼松翠柏之間。每一座帝陵在規模上雖不完全相同,但在建築形制上則大體一致,而最有代表性的首推長陵。長陵平面組合為三進式院落,前院有碑亭、神庫、神廚等建築;進棱恩門內為第二進院落,坐北面南的棱恩殿建在三層漢白玉石台基上,周圍繞以石欄杆,大殿面闊九間,進深三間,重簷廡殿頂,是祭陵的主要場所;第三進院落正中面南為方城明樓和寶城以及寶頂覆蓋著的深埋於地下的地宮。

明代陵墓的建築佈局是以巨大的寶城和方城明樓為主題,並與它前面雄偉壯觀的棱恩殿相結合所組成,寶頂周圍砌成城牆的形式。幽深的三進式庭院形式是沿用南京明孝陵建築佈局的形式,它與唐、宋時期將陵墓建築的上宮(相當於明代陵墓中寶城和方城明樓)和下宮(相當於明代陵墓中棱恩殿部分)分離的佈局形式不同,而是將各建築串聯在同一組建築群中,使之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明代陵墓的總體佈局大體上就是北京紫禁城宮殿中外朝和內廷的縮影,而棱恩殿和寶頂地宮又如同“前朝後寢”的格局。

明十三陵是陵墓建築中傑出的代表作,它既融匯了歷代陵墓的各項藝術成果,又經過不斷的發展和完善,成為中華民族古代藝術寶庫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研究我國古代陵墓建築史的極為珍貴的實物例證。

企劃編輯 / 建築情報雜誌社 系統規劃 / 中威技術顧問公司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