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千張古蹟照片及建築圖面/學術研究、教學參考、設計施工、旅遊導覽
[ IP授權版 ]
《銀川西夏陵》  Western Xia Mausoleums in Yinchuan

銀川西夏陵

銀川西夏陵,俗稱“昊王墳”,是埋葬西夏歷代帝王的地方,坐落在銀川西郊賀蘭山東麓的洪積扇上。這裏西高東低,地勢起伏,在東界西幹渠,西至賀蘭山,南起銀巴公路,北迄泉齊溝約50平方公里的範圍內,坐落著9座帝陵和200余座王公貴戚的陪葬墓。

清,吳廣成《西夏書事》載,西夏王朝的奠基人李元昊的祖父李繼遷、父親李德明,先後於1004、1032年死亡,都葬於賀蘭山。由此可知,西夏陵是11世紀前期,西夏建國前後逐步形成的。西夏陵的總體佈局西夏陵約經歷了8個世紀。人為的破壞和自然的侵蝕,使陵園建築早已成為廢墟,但基址猶存,殘牆仍在,磚瓦建築材料隨處可見,高大的塔式陵台和形狀各異的土塚,高聳陵區南北,蔚然成景。在我國歷代帝王陵園遺址中,西夏陵是保存最好的遺址之一。其塔式陵台被稱為“中國的金字塔”。

按陵區地形,西夏陵的陵園、陪葬墓從南向北分為4區,1~3區各二陵,4區三陵;帝陵附近皆有陪葬墓,但襯葬何陵沒有明顯的界標。每區內陵墓相對集中;每區之間相距千米左右,形成陵墓分佈“大集中和小分散”的局面。西夏陵除帝陵和陪葬墓外,在陵區北部第4區範圍內,還有建築遺址一處;陵區東部偏北,沿西幹渠西側,還有磚瓦窯和石灰窯遺址10多座,其形制與中原地區同類窯基本相同,採用唐宋馬蹄形的傳統形制,說明建陵所需磚瓦、石灰,主要是就地加工製作。為了保護陵墓建築不被山洪沖毀,根據地形特點,西夏人在陵區適當位置,多處設置攔洪壩。1號陵、2號陵西側的攔洪壩壩址長達9000余米,有些地段至今還在起著攔洪作用。

帝陵的平面佈局和建築
在西夏陵的9座陵中,1~6號帝陵陵園的地面遺跡保存較好,夯土台基、版築神牆尚存,平面佈局清楚。每座陵園皆由闕台、角台、碑亭、神城、城郭等組成。各陵的基本結構相同,但規模大小、平面佈局又有明顯的差異,反映了西夏陵在建築和佈局上大同小異、富於變化的特點。

(1)闕台。高大宏偉,雄踞神道兩側,位於陵園的最南端,是陵園的入口。它由黃土夯築,方形,底邊長8米左右,高5~10米,略有收分。
(2)角台。有的位於陵園四角,有的附於外城城郭。它是方形土台,底邊6米左右,高5~7米,略有收分。
(3)碑亭。位於闕台之北,分置神道兩側,是樹碑之處。在碑亭中曾發掘有西夏文和漢文碑文殘塊以及造型奇特、具有強烈民族特點的石刻力士碑座。
(4)神城。在碑亭之北,由月城、內城、獻殿、陵台組成,是陵園的主體。從考古資料看,神牆用黃土版築而成,厚1~2米,高4~5米,有收分;牆面抹成赭色,牆頂覆瓦,兩面坡。月城為西夏陵所特有,城內神道兩側置石像生,與內城相接。內城西北隅置陵台,陵台前有隆起的魚脊狀墓道封土,有些獻殿受墓道斜度影響也置於神道偏西一側。陵台高大突兀,形制獨特,是西夏陵最富有特色的建築,也是西夏陵標誌性的建築,它的平面呈八角形,底部外砌方磚,黃土夯築,分層出簷,有五、七、九層之分。陵台塔狀,最高大的1號、2號陵底徑達三十四五米、高二十三四米。
(5)城郭。西夏帝陵陵園的組成結構,大體說來可分成單重城郭和雙重城郭兩大類,而雙重城郭的陵園又可分為封閉式和開口式兩類。單重城郭只有內城,沒有外郭。外部封閉式,雙重城郭平面呈“回”形,外郭完全封閉,只有南牆辟門。外部開口式雙重城郭,平面呈“回”形,外郭皆南向開口。

陪葬墓平面佈局和建築
陪葬墓是西夏陵的有機組成部分。據調查現約存有200餘座,隨諸陵分屬各區,但襯葬何陵,沒有明顯標界。與皇帝陵園相比,陪葬墓規模小,形制簡單,一般無帝陵中的角台、闕台、獻殿;有的有墓園,有的僅是一個土塚,就有墓園的而言,規模大小懸殊,佈局也多有變化。有的墓園,由土塚和一城、一碑亭組成,有的則加築月城,個別的墓還有闕台和獻殿。有的墓則由土塚、內外城郭、月城、門樓、雙碑亭組成。和帝陵一樣,土塚仍居方城西北,其形制有圓丘式、圓柱式、圓錐戴頂式、三級圓墩式,還有在一個墓園中有二墓或三墓從葬的特殊葬式,已發掘的陪葬墓,皆為階梯或斜坡墓道,方形穹窿頂土洞墓室。

西夏陵建築遺址
西夏陵建築遺址位於陵區北部,坐北朝南,平面呈縱向長方形,南北長290米,東西寬170米,總面積4.9萬平方米,是陵區內唯一的建築遺址,也是現知國內最大的西夏建築遺址。遺址圍牆,現存殘寬約2米,殘高1米左右,黃土夯築而成。

遺址內地面遺跡保存較好,原有佈局清晰可辨,從南向北由三進院落組成。大門遺址,被造林時挖出的土掩埋,情況不明,但曾出土過直徑約50釐米的蓮花形柱礎。前院左右兩側,各有一組相對的建築,兩者之間留有較大的空間,足以進行各種禮儀祭奠活動。中院是整個建築群的主體,其中心是面積最大的殿堂建築,殿堂四周環以多組建築,東西兩側設有圍牆兩道。其北,有東西向夯土牆垣一道,與後院相隔。後院的中心也為一殿堂建築,其面積略小,殿堂東西兩面直到圍牆皆為空地。綜觀遺址佈局,總體上受傳統建築的影響,將主要建築置於縱軸線上,採用均衡對稱的佈局形式,但具體做法又富於變化,各進院落虛實相錯,前院中空邊實,後院中實邊空,中院由多組小院組成。

就中院而言,其前部是東西橫軸上的一排建築,它面對前院,中間是面闊三間的過殿,過殿東西兩側各有夾屋兩楹。與夾屋垂直,向北延伸是左右廂房,廂房南端又有東西向建築一組,將左右廂房連接在一起。這組建築的中部即為中院的主體建築——殿堂,縱向佈局,南北長42米,東西寬28米,總建築面積近1200平方米。在這組建築之外的東南方和西南方,有佈局不同的東西兩個院落,東院中部有一略呈方形的堆積,似為一亭榭建築;西院中部有一略呈長方形、中部又向外突出的堆積,似為一面西呈凸形的一明兩暗的殿堂建築。這些建築分別建在高數十釐米的夯土台基上,通過回廊、過道、踏步,將它們有機地連接在一起,形成一個完整的建築群體,以適應各種功能的需要。

在這一建築遺址中,過殿,行廊等較為重要的地段鋪砌有方磚,過殿內的方磚皆磨磚對縫,十分平整。夯上臺基用磚包砌,台基下皆有方磚鋪砌的散水。有的牆體部位為青磚夾牆,有的則為土坯夾牆。

建築材料
在西夏陵陵園、墓園和建築遺址的地表,散佈著大量的磚瓦建築材料。除普通磚瓦、滴水、瓦當、脊獸外,還有綠琉璃戧脊走獸、脊飾、鴟吻、花卉紋方磚,以及石刻螭首、蓮花柱礎、雕龍欄柱等。其中一件綠琉璃鴟吻,高達1.52米,這樣大的鴟吻,在唐宋遺址中也是很少見的。三件戧脊走獸:一件為鴿子形,造型逼真,神態安詳,長35釐米、高34釐米、寬15釐米,有人稱為“琉璃鴿”;一件為獸形,四肢飛揚,作騰越狀,長42釐米、高24釐米、寬18釐米,有人稱為“四足獸”;一件為魚形,但卻是獸首,有雙翼,長42釐米、高36釐米、寬15釐米,有人稱為“龍首魚”。這幾件走獸,在腹下都有空心柱形柄與脊瓦相連,皆施綠釉,在唐宋遺址中尚未發現這類戧脊走獸。另外,還有兩種構件較為奇特:一是白釉瓷牆貼、瓦形、瓷胎,胎質細膩,上施白釉,一般長16釐米、寬10釐米、厚0.5釐米;一是槽心長條磚,長方形,一面平整,露胎,灰白色,質地堅硬,另一面有槽,槽的一側中部開口,上施淺醬色釉,一側肋上施醬釉,並微向內傾。這兩種構件在建築中所起的作用,尚等研究。

企劃編輯 / 建築情報雜誌社 系統規劃 / 中威技術顧問公司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