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千張古蹟照片及建築圖面/學術研究、教學參考、設計施工、旅遊導覽
[ IP授權版 ]
《曲阜孔林》 Confucian Woods in Qufu

孔林亦稱至聖林,在曲阜市城北約1.5公里處,是我國現存規模最大、持續年代最長、保存最完整的宗族墓群。史載:“孔子葬魯城北泗上。”二千四百多年來,孔子後裔及孔氏族人多葬於此,歷代帝王又不斷賜給祭田、墓田,面積逐漸擴大,至清代已達200多公頃。其垣牆周長7公里余,牆高3.4米,厚約0.5米。孔林內古木參天,延續至今有古樹三萬餘株。孔林內洙水東西向流過,水上架洙水橋,橋南設石坊,橋北為甬道,甬道上設墓門,墓門的東側為思堂,墓門之北仍為甬道。甬道北端為享殿,是孔林的主要建築。享殿前道兩旁列石柱二、石獸四、石翁仲二。享殿后為孔子墓地,墓地佈局呈不對稱式,中偏北排列著孔子及其子孔鯉和孫孔伋之墓,孔子墓居西,孔鯉墓居東,孔伋墓居孔子墓的南偏東。

孔子墓有高大的圓丘形封土,墓前有明正統八年(1443年)所立石碑,篆刻“大成至聖文宣王之墓”。墓東南有宋真宗、清聖祖(康熙)、清高宗(乾隆)駐蹕亭三座,再往南為楷亭,亭旁枯樹相傳為子貢手植。明嘉靖二年(1523年)禦史陳鳳梧於孔子墓西南建屋三間,並立“子貢廬墓處”石碑。

從洙水橋南石坊之南東行轉南,孔林南垣正中矗立著高大的城樓,即二林門,此門是借用魯國故城北城垣的城闕建造的。二林門南為一條縱深狹長的甬道,兩旁牆垣夾峙,古柏森森。甬道南端即為孔林的大門──至聖林坊和大林門。大林門南為神道,中設“萬古長春”坊,坊南兩側各設碑亭一座。神道南端原有文津橋,橋南即為曲阜古城的北關。

至聖林坊是一座四柱三間三樓式木牌坊,是孔林第一道象徵性的大門。坊明間採用二翹三昂十一踩斗栱,均布平身科六攢;次間則降用一翹雙昂七踩斗栱,平身科二攢。該坊始建於明代,但幾經修葺,顯示出明末清初的特點。

大林門是孔林正式的大門,是一座三間五檁懸山式的門屋,不設鬥,建於元至順二年(1331年),清代重建。

二林門是建于孔林周垣上的門樓,為五間五檁重簷歇山造,下簷有副階一周,始建於明弘治七年(1494年)。

享殿創建於明弘治七年(1494年),現存者為清雍正十年(1732年)重建,為五間九檁歇山頂,出前廊,施雙昂五踩斗栱,額枋繪和璽彩畫,屋面施黃琉璃瓦,是孔林中級別最高的建築物。

孔林的佈局和形制主要完成於封建社會的晚期,必然反映出封建社會陵墓建築的共同點,但它的發展歷經二千餘年,受到不同歷史時期社會思想的影響,加上孔子在中國歷史上的特殊地位,因此其佈局既不同於帝王陵墓,也有別于官僚士大夫和名人的墓地。由於墓地距魯國故城北僅0.5公里,從地形、地貌看不具備建造宏偉陵墓的條件,這與帝王陵墓的選址是根本不同的。但後來隨著孔子諡號的提高,墓的形制也不斷升級。現孔子墓的神道軸線是在北宋末年形成的,當時墓前所列石儀屬三品以上官員的形制,但石獸用了獅子和獬豸,又超出一般官臣的級別。元朝時築陵垣建重門,正式形成孔氏宗族墓群的陵園。重門的創設,在孔子墓之外又出現了一條軸線,這可視為孔林墓群的總軸線。明朝時在這條軸線的基礎上又加以改建、擴展,形成一條長達1200多米的神道,已近乎帝王陵墓的氣派。大林門、二林門及甬道的設置為孔林創造了莊重而威嚴的氣氛。進入二林門後則是原野的自然環境和簡易的墓地景色,形成了序曲緊密而主題疏曠的特點。

從建築藝術及空間組織的角度來看,神道的前段比較疏朗,僅置文津橋、碑亭和石坊等建築,更為重要的是道兩旁的古柏形成了莊重的紀念性環境。進入大林門後,節奏感加強,高大的牆垣把大林門、二林門圍成一個封閉內向的縱深空間,順著古柏和紅牆,人們的視線集中在高聳的二林門上,崇敬、肅穆的心理感受油然而生。經過神道的醞釀,序曲至此達到高峰。

企劃編輯 / 建築情報雜誌社 系統規劃 / 中威技術顧問公司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