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千張古蹟照片及建築圖面/學術研究、教學參考、設計施工、旅遊導覽
[ IP授權版 ]
《南京明孝陵》 Ming Xiao Mausoleum in Nanjing

明孝陵位於南京市東郊紫金山之陽、獨龍阜玩珠峰下,是明太祖朱元璋的陵墓,始建於洪武十四年(1381年),止於洪武十六年(1383年),洪武十五年(1382年)安葬馬皇后于此,賜諡“孝慈”,乃名“孝陵”,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病逝葬此。

前部自下馬坊至欞星門為神道,下馬坊為一間兩柱沖天式石牌坊,面闊4.94米,高7.85米,抹角方柱,柱下有雲紋抱鼓石,柱端飾雲板、雲冠,額枋刻“諸司官員下馬”。坊東為“神烈山”碑和“禁約”臥碑,神烈山碑亭已毀。碑西北700余米處是大金門,系磚拱結構,為明孝陵第一道大門,現僅存券門三洞。由此始有陵牆周匝,稱之為兆域,其間紅門和西紅門已毀。由大金門向北約70米為神功聖德碑,為明成祖朱棣所立,碑通高8.84米,雄偉壯觀。碑上覆以碑亭,四壁辟拱門,亭頂已毀,俗稱四方城。從四方城折向西北,過禦河約100米,進入神道,神道兩側分列獅、獬豸、駱駝、象、麒麟、馬六種石獸,隔路相對,一蹲一站,共十二對。石獸渾厚樸實,以大象最為雄壯,立象高達3.72米,身長4.25米。石獸盡處神道折向正北,置華表一對,其北立文臣、武將各兩對,高約3.18米。由石人北去18米為欞星門,今僅存石柱礎六個。由此折向東北,沿梅花山後行約275米到金水橋,原為五孔橋,今已改為三孔,橋基及駁岸石構仍是明初遺物。

過金水橋就進入墓區,為陵墓主體建築所在。金水橋北200米處為明孝陵正門,正門原有文武坊門五座,三大二小,現只有一個門洞,是清同治以後改建的,門額刻“明孝陵”三字。1999年恢復原文武坊門規制。二進為享殿門,早毀,清代在此建碑殿,豎康熙所書“治隆唐宋”碑和乾隆詩碑。碑殿之後為享殿,是明孝陵的主要建築,現僅存台基,有大型柱礎五十六個。原享殿約面闊九間,進深五間,左右有廡,門外左邊有宰牲亭,右邊有具服殿,規模近似北京明長陵之棱恩殿。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重建的享殿僅三間。從享殿向北,過石橋即達方城,方城石砌,台基高達16.25米,須彌座雕碗花結帶紋飾。台基中辟拱門,築甬道,可由此循石級登城。其上明樓屋頂已毀,僅存四壁,面闊39.45米,進深18.47米,四面有拱門,南面三門,北、東、西三面各一門。方城之後為崇丘,又稱寶城,為直徑400米的圓形土丘,上植松柏,下即為明太祖和馬皇后的墓穴玄宮所在。啞叭院石牆上刻有“此山明太祖之墓”七字。

明孝陵選址和陵制由明太祖朱元璋欽定,銳意革新,如將宋代沿用的方上、四神門改為圓墳與方城明樓;陵前設享殿及守陵官監住所;合上、下宮為一區;石象生增加新品類及兩立兩跪等,均為此後明、清兩代五百餘年沿用不變。

企劃編輯 / 建築情報雜誌社 系統規劃 / 中威技術顧問公司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