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千張古蹟照片及建築圖面/學術研究、教學參考、設計施工、旅遊導覽
[ IP授權版 ]
※ 圖片
《遵化清東陵》  Qing Eastern Tombs in Zunhua

遵化清樂陵

清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統治中國達二百六十八年之久。其間經歷了十個皇帝,除末代皇帝沒有建成陵寢外,其餘九帝均仿照明朝帝陵的形制,在河北遵化市和易縣建造了兩處規模宏大的陵墓群,即清東陵和清西陵。



清東陵位於遵化市城西北3O公里昌瑞山腳下的馬蘭峪,距北京125公里,是中國現存規模龐大、體系完整的帝后陵墓群之一。它始建于清順治十八年(1661年),建有清朝入關後第一代皇帝順治的孝陵、第二代皇帝康熙的景陵、第四代皇帝乾隆的裕陵、第七代皇帝咸豐的定陵、第八代皇帝同治的惠陵和四座皇后陵、五座妃嬪園寢、一座公主陵。從1633年葬入順治皇帝起,到1935年葬入的同治皇帝的最後一位皇貴妃止,歷時二百七十二年,共葬入一百五十七人。

清東陵各陵佈局有序,除昭西陵、惠陵、惠妃園寢、公主陵單成體系外,其他陵均以孝陵為中心,依次排列在兩邊,陵區內由大小不等的二百多座單體建築組成,其中皇帝、皇后的陵寢均為黃琉璃瓦覆頂,依"前朝後寢"規制,建有殿宇、宮牆、方城明樓和寶城、地宮等。帝陵較後陵規模宏大,在神道上還建有石牌坊、神功聖德碑樓、多孔石拱橋、石像生等。陵區週邊還有十多座王爺、皇子公主、保姆、勳臣等的陵寢,其規制與妃嬪園寢相似,均以綠琉璃瓦覆頂。

陵區占地25OO餘平方公里,四周有三重界樁怍為陵區標誌。南面正門為大紅門,門外有石牌坊。主陵是孝陵建成於清康熙二年(1663年),它背依昌端山主蜂,前有長5公里的神道抵大紅門,佈置有具服殿、神功聖德碑樓、石像生、龍鳳門、石橋。陵前有碑亭、朝房、值房。陵的正門為隆恩門,門內有隆恩殿、配殿、琉璃門、二柱門、石五供、方城明樓和寶城、地宮。

孝陵東為景陵和惠陵,西為裕陵和定陵,定陵東側有咸豐皇帝兩位皇后,即後來的東太后慈安、西太后慈禧的定東陵。現就裕陵、定陵及定東陵介紹如下:

裕陵

裕陵於清乾隆八年(1743年)開始興工營建,歷時數十年才完工,占地46.2萬多平方米,其規模僅次於孝陵,是東陵諸陵中最壯美的一座。其現存建築自南而北主要有功聖德碑樓、牌樓、神道碑亭、神廚庫、隆恩門、隆恩殿、陵寢門、方城明樓和寶頂,寶頂下為地宮,地宮內葬有乾隆帝,孝賢、孝儀二皇后,慧賢、哲憫、淑嘉三位皇貴妃。

神功聖德碑樓俗稱大碑樓,位於神道的最南方(即前方)。它高大雄偉,通高30多米,重簷歇山黃琉璃瓦頂,四面辟拱門。巨大的龍蝠聖德雙碑高6.7米,巍然矗立在兩個高大的[***][***]背上,碑陽用滿、漢兩種文字鐫刻著乾隆皇帝的一生功德。神功聖德碑是為表彰死者的“豐功偉業”而立,康熙、雍正、乾隆、嘉慶四帝均立雙碑,表示“神功滿之,聖德載之”,因道光皇帝開放了五口通商,丟失了國土,所以自道光皇帝始再往下均不立神功聖德碑。

在神功聖德碑樓的四角外3O多米處,各豎一根潔白晶瑩的盤龍石柱,名日華表,又稱擎天柱。柱身浮雕一條五爪

巨龍和雲紋,通高12米。華表柱頂為仰蓮承露盤,上面蹲坐著一個石獸,稱作望天猊,南面的兩個朝南,北面的兩個朝北。華表的下部為八棱形須彌座。須彌座為兩層仰蓮,上刻雲紋和龍紋圖案。須彌座周圍圍以方形望柱八根,柱頂雕有蹲獅,欄板上雕有二龍戲珠圖案,整個華表既華麗又壯觀。單路五孔石拱橋位於神功聖德碑樓北面的神路上,又稱神路橋。橋由漢白玉石砌成,橋面由大小不同的長方形青石鋪成,橋面兩側各有三十八根方形望柱、三十七塊欄板。方形望柱上承荷葉墩,荷葉墩上托仰蓮,仰蓮上承托火焰寶珠。欄板中部為寶瓶托荷葉墩以承尋杖,整座橋美觀秀麗,樸素大方。

單路五孔石拱橋之北有一對潔白晶瑩的望柱.望柱下為八棱形須彌座,柱身滿刻雲紋.,柱頂為須彌承盤,上為圓柱形柱頂,浮雕有二龍戲珠圖案。望柱以北寬闊神道的兩側,井然有序地排列著八對石像生,他們自南而北為麒麟、獅子、駱駝、大像馱寶瓶、麒麟、馬、武將、文臣,雕刻維妙維肖。

石像生的盡頭為牌樓。牌樓坐落在一個長方形石砌台基上,面闊五間,六柱五樓式。方形石柱上有仰蓮承座,座上

雕望天飄。柱下為石雕雲朵形夾杆石十四塊,它們與石柱渾然一體.,為漢白玉石琢成。牌樓為單簷歇山黃琉璃瓦頂,前、後兩簷下為計心造木制鬥棋,鬥棋為七踩重棋六朵。整座牌樓富麗堂皇,標誌著進入了陵區重地。

牌樓北為神道碑亭。碑亭正對隆恩門,又稱小碑樓,為重簷歇山黃琉璃瓦頂。四角如飛,正脊施鴟吻,垂脊有垂獸。上簷出單翹七踩鬥棋,下簷為重昂五踩鬥棋。碑亭四面辟門,亭內[***]頭向正南,背馱一通青花石雕成的皇帝諡號碑。碑額為雙龍盤頂,碑陽刻三種文字,滿文居中,蒙文居右,左為"高宗法天隆運至誠先覺體元立極敷文奮武欽明孝慈神聖純皇帝"漢字。神道碑亭是專門用於供放已故皇帝諡號碑的碑亭。

神道碑亭的東北方為神廚庫,是一座專門為祭陵時置辦犧牲品、用黃瓦紅牆圍成的四方院落。它坐東朝西,進門迎面是單簷懸山黃琉璃瓦頂的神廚五間,這是專門燒制祭品肉食的廚房。院南、北各有三間神庫,是專為貯存祭品及原料的備品庫。東南角有一座重簷歇山式方亭,四面各顯三間,為省牲亭,又叫宰牲亭,專供禮部屠戶在此殺牛宰羊。神廚庫南牆外有一座*頂式黃琉璃瓦井亭,井水是專供祭陵時吃用的,井旁是高大的下馬碑。

神道碑亭後面東、西兩側分別為東、西朝房,均面闊五間,進深兩間,前出廊,單簷硬山琉璃瓦頂。東朝房為茶膳房,西朝房為餑餑房,房內都設有鍋灶,是製作祭祀供品的地方。

神道碑亭的正北方為隆恩門,是陵寢的大門,單簷歇山黃琉璃瓦頂,正脊施鴟吻,垂脊有垂獸,面闊五間。進深兩間。正中嵌紅邊青底銅質鎦金匾額,上以漢、滿、蒙古三種文字書寫"隆恩門"三字。大門兩側繞以紅牆,使門內形成一個"君門";西門供侍衛大臣隨同祭祀時進出,稱"臣門",中間的門較為寬大,專供皇帝、皇后的棺槨通行,稱"神門"。隆恩門前有三路三孔石拱橋,它雕塑精美,造型別致,望柱為龍鳳柱頭,欄板為荷葉淨瓶。

隆恩門之後為隆恩殿,又稱享殿,建在一個用漢白玉石砌成的巨大須彌臺階上,前有月臺,周有回廊。回廊周圍環以漢白玉石欄杆,欄杆上雕出精美的龍鳳朝陽望柱頭。月臺四角出巨大的蟠螭頭,月臺前有五出踏跺,在其居中處雕刻著龍鳳丹陛。殿為重簷歇山黃琉璃瓦頂,正脊施鴟吻,垂脊有垂獸,在正面兩層簷中間懸掛紅邊藍底鎦金匾額一塊,上以漢、滿、蒙古三種文字豎書"隆恩殿"三字。殿面闊七間,進深三間,下層簷為重昂五踩鬥棋,上層為單翹七踩,均施彩繪。隆恩殿是陵寢祭祀的主要場所,每年清明、中元、冬至、歲暮四時大祭和忌辰大祭,皇帝都要親自到這裡祭祖陵。殿內有暖閣三間,裡面置神龕、香龕、寶床、香幾等。三間暖閣外面懸掛著巨幅龍鳳朝天帳。

隆恩殿前東、西兩側有東、西配房,配房前各有一焚吊爐。配房均為單簷歇山黃琉璃瓦頂,正脊施鴟吻,面闊五間。進深一間。焚帛爐小巧玲瓏,平面近於正方形,下為須彌座,頂為單簷歇山式,全部用黃琉璃件構成。

隆恩殿后為陵寢門,門前有三路單孔石拱小橋,又稱玉帶橋。陵寢門是一座由三座琉璃花門組成的建築,歇山黃琉璃瓦頂,施以綠琉璃門楣。門兩側有高高的紅牆圍繞。門前有三出石級踏跺,拾級而上才能進入地勢略高的陵寢院內。陵寢門內是二柱門,是一座由兩根高聳的方形石柱夾著琉璃瓦頂,木制鬥棋和施以彩繪的大額枋、小額枋及墊板形我的牌樓式門,只有帝陵內才能建造。二柱門後,在一個長方形須彌石雕祭臺上陳設著巨大的石雕五供:居中為雙耳三足鼎式大香爐;香爐兩旁為花瓶;最外側兩旁為燭臺,燭臺匕部為紫石雕成的火焰。再後則是陵寢中最高的建築方城明樓。

明樓建在方城之上,方城連著寶城,寶頂與地宮都建在寶城之內。方城南牆正中有洞門一個,稱"古洞門",它是登明樓、上寶頂的必經之處。古洞門內有個小院落,迎面一堵高磚牆擋住去路,所以這個院落俗稱"啞巴院"。因為城內前半部呈現出月牙形的弧度,所以稱為月牙城。在高磚牆迎門正中處修砌有一座嵌琉璃的照壁,花草紋飾,五光十色。月牙。城內東、西兩側修有臺階式的蹬道,沿蹬道而上,可達明樓與寶頂。

明樓為重簷歇山黃琉璃瓦頂,方形,四面各辟一券洞門,正南券洞上首、兩簷之間懸掛著匾額,上題有用滿、漢、蒙古三種文字寫成的"裕陵"二字。明樓內以"金磚"鋪地,天花板上繪有"三皇冶世"的金蓮水草圖案,樓內正中立一通高大的"朱砂"廟號碑。碑座為束腰須彌座,額雕蟠龍,碑身以朱砂塗面,正南碑陽用漢、滿、蒙古三種文字刻寫乾隆皇帝的廟號"高宗孝慈神聖純皇帝之陵",所以明樓實際上是已故皇帝的廟號碑樓,其結構與神道碑亭(皇帝諡號碑樓)完全相同。明樓周圍有通道,外緣的方城與寶城相連,城上均建有垛口。寶城內為馬道,馬道裡邊建有矮小的宇牆,宇牆環繞的一個大土堆就是皇帝和皇后的墳頭,稱為"寶頂"。寶頂系用白灰、砂土、黃土摻合成"三合土",層層夯實,再用糯米湯澆固,加上鐵釘,所以十分堅固。寶頂下面就是地宮。

從古洞自坡而下穿過甬道即可到達地宮,它由一條墓道、四道石門和三個主要堂券組成,平面呈"主"字形,均採用拱券結構,漢白玉石砌築。地宮進深54米,落空面積為372平方米,石門券頂和四周石壁均佈滿佛教題材的雕刻。第一道石門門樓用整塊青白石仿木結構雕出出簷、瓦壟和斗拱、脊上雕有吻獸,門樓上方雕有佛像、執壺、孔雀翎、海螺等吉祥器物,十分精緻。四道石門,共八扇門,每扇門均用高3米、寬1.5米、厚0.19米的整塊青白石製成,重約3噸。各扇門上按清代皇陵地宮石作規制依次雕有大勢至、文殊、地藏王、觀世音、虛空藏、除蓋障及代表大行的普賢和代表大富貴的慈氏八尊菩薩,均採用高浮雕手法,肌體豐滿,神態自如,背光處裝飾珠文、蔓草,四周邊緣布以卷雲紋。在第一道石門門洞券裡,東、西兩壁雕刻有四大天王像。在明堂券裡,靠東西兩壁各停放著四個冊寶座,上面原有八個冊寶箱,裡面盛放著乾隆皇帝及其後妃等人的香寶(印)、香冊,券頂雕刻著五方佛。在地宮進深5米處的穿堂券兩側雕有巨幅"五欲供",券頂雕有排列成行、神態各異的二十四佛,周圍裝飾法輪、火珠、寶杵、蓮花等。金券是地宮最後的堂券,是主要墓室,室內有一寬達12米的艾葉青石寶床,床上停放棺槨。金券頂部刻有三大朵佛花,外層為二十四個花瓣,花心由梵義和佛蒙組成。金券東兩兩壁的平水牆上,半圓的月光石上刻著佛像和八寶圖案;平水牆下的所有牆上都滿刻梵、藏兩種文字的陰刻經咒。

乾隆皇帝繼承了康熙、雍正兩朝的文功武治,把清朝的統治推向極盛的頂峰,建裕陵時正值國家鼎盛、國庫豐盈之際,他遍選天下精工良料,其木材來自川、廣、雲、貴及東北興安嶺的原始森林,石料選自北京房山和薊縣盤山石場,磚材由山東、江蘇專門燒制,連土料也是從數十裡外選來的含砂量適度的"客土",整個工程用料精良,建造考究。

定陵

定陵始建于清咸豐九年(1889年),由於地形陡峭,所以神道較短,建築佈局緊湊,牌樓、石像生、神道碑亭、三路三孔石拱橋、隆恩門層層疊落在一條直線上,一目可觀全貌。定陵除不設神功聖德碑樓,以牌樓為其最南端建築,牌樓內神道兩側設石像生且只有五對外,神道碑亭、隆恩門、隆恩殿、神廚庫、陵寢門、二柱門、方城明樓等建築均與裕陵相同,僅地宮的結構和裝修較簡陋。

定東陵

定東陵是東太后慈安、西太后慈禧的陵墓。因兩位太后各自建陵,所以各有名稱。西邊的是慈安陵,東邊的是慈禧陵,兩陵並列,中間只隔一條馬槽溝,其規制和大小完全相同。兩陵均于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八月興工,光緒五年(1879年)六月竣工,建築面積均為2265平方米。

清東陵內共建後陵四座,按照清代規制,皇后陵除比帝陵規模小外,亦不設神功聖德碑樓、石像生和牌樓,以神道碑亭為神道最南面的建築,整座陵墓的神道比帝陵短得多。隆恩門前的石橋也從三路三孔石拱橋改為中間一路為三孔石拱橋、兩側兩路為石平橋。在陵寢內不設二柱門。皇后陵方城洞門與照壁相接,轉向蹬道設在洞門兩側,所以無月牙城。其他建築都一如帝陵。定東陵兩太后陵各建有神道碑亭、神廚庫、石橋、東西朝房、東西監獄、隆恩門、隆恩殿、東西配殿、方城明樓和寶城、地宮等建築,它們設施完備、選材精良、恢宏壯麗,在清代皇后陵中是最突出的。

慈禧陵三殿的梁枋架木、門窗桶扇全部採用名貴的黃花梨木,在製作工藝上也別具一格,減去了披麻做底帳的工序,將原木外露,在深褐色的原木本色上直接瀝粉貼金,既不易剝落,又邑澤莢觀。三殿的貼金和璽彩畫與紫禁城內的迥然不同,彩畫是在原木上巧用赤、黃兩種金葉子直接瀝粉貼成龍、雲、蝠、壽錦紋。三殿內外彩畫中共有二千四百多條金龍,分為行龍、臥龍、升龍、降龍,它們千姿百態且安排得體。清代帝后陵的隆恩殿內一般只有四根明柱貼金,做成纏枝蓮芘或盤龍行雲,就連代表皇權威嚴、帝王登極受拜的紫金城內的太和殿也只有六根明柱貼金,可是在慈禧陵三殿內外卻有六十四根柱貼金,而且是用銅做成半立體鏤刻的盤龍,銅上鎦金,光芒四射。尤其是在立體的金龍頭上安裝帶有彈簧的龍鬚,借助空氣流通,龍鬚自行擺動,如群龍吟鳴,美妙無比。三殿內的罐上鑲有大小不等的三十塊雕花磚壁,共計237平方米,所雕的花紋有"五福捧壽"、"四角盤長"、"萬字不到頭"等。所有雕磚的週邊均飾以蔓草、蓮花和珠文,凡凸起的花紋全用赤金葉子貼飾,底部用黃金葉子貼飾,赤黃二金,交相輝映,渾然一體。

慈禧陵的隆恩殿最為考究和精美,就連清朝鼎盛時期所建的裕陵隆恩殿還略遜一籌。其建築結構雖沒有特殊之處,但月臺和殿四周的漢白玉石望柱與欄板的雕飾卻極為精緻,為東陵之冠。在七十四根望柱和六十九塊欄板上雕刻著精美無比的龍鳳呈祥、水浪浮雲圖案。每塊欄板的裡裡外外到處刻著"鳳引龍追",共一百三十八組,它們連接起來便形成龍飛鳳舞、天旋地轉的浮動乾坤.而龍和風就是這宇宙運動的主宰。七十四根望柱的柱頭上,打破了歷來一龍一鳳相間的"龍風望柱"格式,而是在所有的柱頭上均雕刻著翔鳳穿雲,在柱身裡外則各雕一條升龍出水。像這樣明顯的把鳳壓在兩條龍頭之上的雕刻實屬罕見。

隆恩殿前的陛階石一般均為浮雕,龍鳳並排,而慈禧陵則採用高浮雕加透雕手法,且風在上龍在下,構成一幅風引龍圖。此石高3.1米,寬1.6米,周邊雕刻纏枝蓮花,中心為丹鳳展翅淩空在上,蛟龍曲身出水在下,玲瓏剔透。

慈禧陵的方城明樓較其他帝陵略小,但其地宮卻別具一格。地宮除第二道門為月光石的雕刻案外,其餘全部用晶瑩潔白的漢白玉石建成,石雕技術也相-當高超。慈禧的棺槨更為講究,外槨用名貴的金絲楠木製成,不僅質地細膩、花紋秀美,還散發著一股侵人肺腑的清香。金絲楠木外面還漆有四十九道漆.最外層金漆塗完後再由喇嘛用藏文書寫四天王經咒于上。內棺為紅漆填金,滿滿一一棺隨葬品均為世界珍品。

企劃編輯 / 建築情報雜誌社 系統規劃 / 中威技術顧問公司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