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千張古蹟照片及建築圖面/學術研究、教學參考、設計施工、旅遊導覽
[ IP授權版 ]
《鐘祥顯陵》 Xian Mausoleum in Zhongxiang

顯陵俗稱皇陵,坐落在鐘祥市城東北7.5公里的松林山,因為陵區四周築有城牆似的高牆,所以又稱皇城,系明世宗朱厚?之生父興獻王(後追諡恭?獻皇帝)朱──和王妃蔣氏的合葬陵墓。墓主生前並未做過一天皇帝,死後因數顯貴,得以遷墓,重建帝陵,因此,人們稱之為特殊的明帝陵。

顯陵建於明嘉靖十九年(1540年),占地約40公頃,其西臨漢水,南傍莫愁湖(俗稱北門湖),前為天子崗,蒼松翠柏,綠樹成蔭,群山環抱,實為一處“風水寶地”。四周圍以朱色高牆和狹長的外羅城一道,周長3438米,牆高6.5米,厚1.9米,牆內前後兩端較窄,約寬300米,腹中較寬大,最寬處可達463.9米,通深1656.6米。陵城以南北走向坐落在山坳間,有條人工挖鑿的九曲河在陵園內形成五道彎曲。大門外有“官員人等至此下馬”石碑兩塊,碑南為外明塘。

從整體佈局看,入大門後,過並列的單孔石拱橋到將外羅城攔隔的舊紅門,再過一座並列的單孔橋往北即到一座內立禦制?功聖德碑的四門碑亭,碑亭頂部已毀,碑亭四門上方均雕有漢白玉四龍戲珠和水波的半浮雕圖案。再過一座並列的單孔石橋,即到用石板鋪成的長達1 300米的神道,神道兩邊依次排列有華表和獅、獬、?、駱駝、象、麒麟、跪馬、立馬石雕各一對,文臣、武將各兩對,整齊有序,形態生動,雕琢精細。神道北端有六柱三門的欞星門一座,柱為方形石柱,擁以抱鼓石八塊,



柱上雕刻六隻對立獨角獸,柱中上額分別刻有火炬寶珠和雲頭。過欞星門往前穿過三座並列的單孔石拱橋到達一圓形的內明塘(又名九曲池),塘邊對設碑亭兩座,左右為瑞文碑。過內明塘進入由圍牆包圍著的紫禁城,其中有大殿兩重,殿於明末被毀,現僅存琉璃瓊花、雙龍壁及宮殿石基、石雕欄杆和螭首散水等,但都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再往前有明樓一座,高6.8米,深9.2米,面闊9.2米,呈正方形,頂部為虎座重簷歇山頂,角梁斗科,俱碾金點玉,天花頂板,金蓮水藻,簷覆銅絲罘?,下設漢白玉須彌寶座,樓中有聖號碑,兩邊有四方形興獻王壙志文碑。明樓下為方城,下設漢白玉須彌座,雕有琬花結帶紋飾,樓外有碑亭兩座,左為禦制文碑,右為御賜諡冊志文碑,兩碑之間設有“石五供”(祭奠時放供品的台,又名五供台),台下亦有須彌寶座。“石五供”前為兩柱門,兩柱頂上對立獬?一對,虎視眈眈,守衛著陵寢。最後為寶城,圍著兩座高大土塚。前後兩座寶城裝飾著八具漢白玉散水龍頭的瑤台相連。前寶城塚牆高5米,厚29米,呈扁圓形,從南到北深125米,從東到西最寬處112.1米,為興獻王墓之舊墓室。後寶城呈圓形,城高5.5米,牆厚3米,直徑103米,四周有漢白玉雕琢的散水龍頭十六具,是興獻王與王妃蔣氏的合葬墓——新宮。新宮前有琉璃照壁一座。前、後寶城前方均留有月牙城、啞巴院。

綜上所述,顯陵建築規模之大,裝飾之華麗,做工之精巧,與其他明帝陵不相上下,充分顯示了當時能工巧匠高超的藝術水準和明代建築藝術的時代風格。

企劃編輯 / 建築情報雜誌社 系統規劃 / 中威技術顧問公司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