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千張古蹟照片及建築圖面/學術研究、教學參考、設計施工、旅遊導覽
[ IP授權版 ]
《三峽崖葬》 

崖葬是我國長江以南及東南亞一帶古代民族的一種葬俗,川渝境內主要分佈在重慶三峽地區及長江南岸各支流上。崖葬即“葬在崖上”,是與土葬、水葬等不同的另一大類葬法,即用各種方法把葬具放置到山崖臨水的峭壁之上。這種葬法過去習慣統稱為“懸棺葬”,其實這種“將棺木擱置於插入懸崖峭壁的木樁上”的“懸棺葬”,只不過是崖葬的一種方式。經過正式考古調查發掘的崖葬方式,可分為五種:

(1)崖洞葬,將棺木擱置于懸崖的天然崖洞中。

(2)崖墩葬,將棺木擱置於懸崖層理的崖墩上。

(3)崖龕葬,將棺木擱置於人工開鑿的橫龕中。

(4)崖穴葬,將棺木擱置於人工開鑿的袋穴中。

(5)崖樁葬,將棺木擱置於插入懸崖峭壁的木樁上。

其中崖洞葬、崖墩葬是原始型,重慶三峽地區最普遍,時代約在戰國至六朝之間。

崖葬的放置辦法據野外考察,可能採取下列幾種辦法:

(1)化整為零,即把棺木的蓋、底、板與屍體、隨葬品分別運送到崖上組裝。隋代黃閔《沅州記》載:“故老雲,鬼造此棺,七日晝昏,唯聞斧鑿聲,人不覺失器刀斧,七日霽,所失之物並還其主,見此棺橫置崖畔。”斧鑿之聲聞於崖上,即在崖上製作組裝也。

(2)吊運上崖,棺上有“耳鼻”或榫孔,便於系繩吊運。奉節夔峽盔甲洞頂崖上有古代打制的牛鼻孔,可系繩,自山上懸索下柩或用繩曳棺而上。

(3)橫行崖上,凡有水準層理形成崖縫的地方,兩端與山埡相通,可登上埡口,橫行崖墩。

(4)插樁搭板,奉節夔峽西口南岸的“孟良梯”即在崖葬區內。目前還存六十五個方形鑿孔,分三段,“之”形上崖。

重慶三峽地區崖葬已調查清理的有二十四個地點,分佈在長江及支流兩岸高出河面50~700米的懸崖上,尚有棺木一百四十具左右。崖葬方式有崖洞葬、崖墩葬、崖龕葬等。崖洞葬,如奉節盔甲洞內藏棺木,洞口可見壘石塊木棒數層,風箱峽在長條形裂隙深處,架橫杠,曾疊置棺木十六具。崖墩葬,如巫溪荊竹壩棺木岩,棺木二十五具,首尾相銜順放在懸崖層理縫隙間。崖龕葬,若無合適崖洞,則人工鑿一橫龕,如巫溪南門灣懸崖上橫龕密佈。三峽地區崖葬的棺木有的用整木挖成,保持圓柱形或砍成方柱形,蓋底兩端各有耳或鑿孔,如荊竹壩18號棺。有的用六塊整木板拼合,如風箱峽的棺木板厚10~18釐米,長梯形板約長2米,牆板鑿卯,擋板砍榫,蓋底有槽枘牆板,無釘痕。晚期棺木簡陋如民間薄皮棺材。其年代,早期以盔甲沿為代表可能在戰國時,中期以荊竹壩18號棺為代表屬西漢時,晚期如南門灣、鳳凰山等地,可到六朝時期。其族屬經研究屬於古代巴國境內百濮系統的“、之蠻”及其後裔。


企劃編輯 / 建築情報雜誌社 系統規劃 / 中威技術顧問公司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