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千張古蹟照片及建築圖面/學術研究、教學參考、設計施工、旅遊導覽
[ IP授權版 ]
Database error: your query error
MySQL Error: 1030 (Got error 28 from storage engine)
《成都明代朱悅熑墓》 
‧所屬分類= 古蹟的地區分類 > 四川 || 古蹟的類型分類 > 陵墓

明代朱悅熑墓位於成都市北郊鳳凰山南麓。朱悅熑是明蜀王朱椿的長子,其墓是模擬明代王府規制建築的一座規模巨大、裝飾華麗的地下宮殿。

墓室由三個磚築的縱列式筒拱券組成,長33米。第一個拱券長4.7米,中高5.06米,拱跨5.73米,四券四伏,厚1.1米,包括墓室大門、前庭、二門的門額和地部分。第二個拱券長21米,中高6.2米,拱跨7.66米,五券五伏,厚1.35米,包括正庭、正殿、中庭、圜殿和後殿的前簷部分。第三個拱券長7.6米,中高6.08米,此拱券內包括由並列三室組成的後殿。

此墓大門外用磚砌金剛牆封門,牆外的斜坡墓道約寬6米。墓室地面自後向前略傾斜。大門、二門以及正殿、後殿的殿門的石地兩端均鑿有排水孔。

墓室大門自闌額以下,全部用石材砌成。地上安立頰及閘額,額上橫砌長3.76米的石枋。兩立頰間寬2.4米,與額間高2.67米。兩扇石板門,每扇寬1.26米,高2.87米。大門闌額以上,原有仿木建築的磚砌門樓,惜已毀。

大門後為前庭,長4米,中寬5.67米。地面中間部分為石板鋪成的甬道,寬98釐米,甬道兩旁系條磚鋪地。前庭左右內壁下,各砌硬山頂廂房一間,總高3.65米,面闊2.25米,進深1米。兩簷柱用石條雕作抹角方形,寬28.5釐米,高2.13米。兩柱間上承石額枋,長2.58米,上置綠釉斗栱六朵,均為把頭絞項造,耍頭作麻葉頭狀,高16釐米。屋面鋪綠琉璃瓦,簷前的勾頭和滴水均飾龍紋,正脊兩端安鴟吻和垂脊。

二門砌於第一、第二券拱之間,其結構與大門基本相同。門內為正庭,長8.22米,寬與拱跨相同為7.66米,但因左右廂房的後壁各向外推出29.5釐米,故左右廂房的間距為8.25米。

正庭地面中央鋪十字形石甬道,縱甬道寬96釐米,橫甬道寬82釐米。甬道外用條磚鋪地。正庭左右壁處亦各建有一硬山頂廂房,總高3.62米,面闊6.22米,分五間,進深均為1.11米。廂房的兩山牆及樑柱、額枋等均用石砌。圓形簷柱高2.08米,徑34釐米。內柱五根,斷面作長方形(20釐米×12釐米),與簷高相同,前後相對,上承石樑,梁上承石板屋頂,此石板即簷柱上所承之闌額,闌額下兩簷柱間用虛柱架飾歡門,虛柱長43.5釐米,歡門板寬15釐米,上雕花卉圖案。闌額上施綠釉斗栱,其結構與前庭廂房相同,補間用鬥兩朵,共十六朵,朵距45釐米。屋頂結構亦與前庭廂房相同,正脊由綠釉正當溝、壓當條、黃道、赤腳通脊和扣脊瓦組成。

正殿為重簷廡殿式建築,上簷屋頂已毀,僅餘中間部分斗栱,殘高4.53米。自下簷的普柏枋以下皆為石砌,枋上均用綠釉琉璃構件砌成。正殿面闊7.66米,三間,進深以前後簷柱外距計為1.58米,以前後簷出水間距計為2.5米。簷柱高2.82米,徑0.52米。當心間兩簷柱間下砌石地,中裝格子門兩扇,門高2.54米,寬1.2米,用四抹,格眼、腰華板、障水板等均雕有花紋。兩次間格子門寬0.78米,式樣與當心間相同。簷柱上承闌額,額上承普柏枋,枋上施斗栱十八朵。柱頭與補間鋪作皆為四鋪作單抄重拱計心造,其結構為:櫨斗左右出泥道拱,上承慢拱,櫨斗口中出華拱一跳,上承交互鬥,鬥的正側出耍頭與令拱,令拱上的齊心鬥、散鬥上再承撩簷枋。轉角鋪作正側兩面的結構與上述相同,只是角縫上多出華拱一跳,上托寶瓶以承角梁。下簷的正脊上再砌上簷闌,闌額上施上簷斗栱,殘存八朵。

正殿後為中庭,長10.07米,寬7.66米,左右有廂房,其後壁亦如正庭廂房一樣各向外推出29.5釐米,其式樣亦與正庭廂房相同,僅寬度有所差異。

中庭中軸線上,建石砌方形圜殿。圜殿建于高60釐米、4米見方的須彌座台基上。台基前後各砌踏道三級,兩邊各有一條副子。踏道前後各砌寬95釐米的石甬道,與正殿、後殿相通。圜殿四角立圓柱四根,柱上承闌額。闌額出頭作砍直狀,額上平鋪大石板作頂,其壓在闌額上的部分則為普柏枋,出頭亦作砍直狀。前後兩面的兩柱之間,雕出立頰及閘額。殿頂已毀。

中庭左右廂房與後殿之間,各開左右耳室一間,長1.27米,寬1.3米,高2.08米,頂鋪石板,上承第二個拱券的券腳。耳室地面用方磚鋪砌,其石門仿佛道帳中的山花蕉葉帳砌出。門兩旁立抹角方柱,門下安地。柱頭有明顯的卷殺,上承山花帳頭的混肚枋,枋上為仰陽板,板上刻山花蕉葉,兩角翹起,以代替山花蕉葉板。板頭下施方形蓮花虛柱,虛柱間架飾歡門。

後殿建於比中庭地面高22釐米的台基上。殿的前簷裝三扇格子門,通入後殿中室及左右兩室。門的式樣與正殿的門相同,僅尺寸稍小。普柏枋以上的仿木建築及屋頂已毀,從殘存的三朵斗栱看,與正殿的斗栱結構相同。後殿中室長7.6米,寬3.26米,高3.35米,左、右、後三壁的下部為須彌座,石高61.5釐米。後壁的上部用長方形磚砌成,左右壁系石條砌成。室頂作寶蓋式頂,上承厚30釐米的五塊大石板,板頂上再起三券三伏的縱列式筒拱券。此室用方石鋪地。

後室左右兩室形制相同,皆為磚砌的縱列式筒拱券頂,長7.6米,中高3.33米,拱跨1.56米。室的後部用磚砌成高1.94米、長3.2米的平臺,臺上再砌厚61釐米的磚牆封實。長條磚鋪地。

中室中央置石砌須彌座棺床,棺床中央開一長方形金井,木棺置於金井之上。

此墓多次被盜,遺物倖存甚少,但出土的五百多件各種類型的釉陶俑,為研究明代親王儀仗制度和服飾提供了有力證據;其規模巨大的墓室建築及墓中的石雕,更為研究明代建築和雕刻藝術提供了重要資料。


 存入<我的古蹟檔案夾>    查看<我的古蹟檔案夾>     列印     上一筆    下一筆

企劃編輯 / 建築情報雜誌社 系統規劃 / 中威技術顧問公司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