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千張古蹟照片及建築圖面/學術研究、教學參考、設計施工、旅遊導覽
[ IP授權版 ]
Database error: your query error
MySQL Error: 1030 (Got error 28 from storage engine)
《徽州明、清石牌坊》 
‧所屬分類= 古蹟的類型分類 > 牌坊

皖南徽州境內矗立著許多造型多姿、結構奇特的石牌坊。有關牌坊的形成,梁思成先生說過:“牌坊為明清兩代特有之裝飾建築,蓋自漢代之闕,六朝之標,唐宋之烏頭門、欞星門演變成型者也。”徽州遺存的石坊多置於村莊水口及祠廟等建築物的入口處,主要是“旌表”性質的產物。

據歙縣文物普查資料,在古徽州府治所之歙縣範圍內現存有牌坊一百二十七座,其中四十二座建于明,其餘建於清,其數量之多實為國內罕見,典型的有徽城鎮內許國石坊、棠樾與稠墅村兩處牌坊群、槐塘村龍興獨對坊、鄭村貞白裏坊等。

石坊造型

徽州石坊的造型有二柱三樓式、四柱三樓或五樓式、四柱沖天式及立體“口”字形,其造型有別於北方木牌樓,在各部件尺度上亦與《牌樓算例》有所不同。石坊諸多方面引用徽派古民居地方做法,反映徽州匠師的傳統工藝。

(1)二柱三樓式。即兩根柱立地,上部採用木構架抬梁做法,支承三個樓蓋,且三個樓蓋基本等寬。這類牌坊體量屬石坊中最小的一種,這與建坊者的地位、等級有關,這類牌坊多“旌表”節婦、孝子等地位較低的人。

(2)四柱三樓或五樓式。明間正樓柱高約9米,次間邊柱稍矮約8米,且明間開間與梁枋高度都大於次間,明間面闊約4米,次間面闊約2.5米,通面闊約9米。這類牌坊造型古厚嚴謹。

(3)四柱沖天式。這種造型是欞星門的進一步發展,開間較五樓坊稍有增大,在造型與細部處理上比五樓坊簡化,莊重巍峨。此類型的牌坊在明代末期出現,並成為清代石坊的主要式樣。

(4)立體“口”字形。上面幾種牌坊都注重橫軸線對稱佈置,為一字形橫列。明末出現了以縱橫軸佈置的立體“口”字形牌坊,如建於明嘉靖年間的歙縣豐口進士坊,其平面呈方形,似四柱石亭,從四側觀之均為二柱三樓式石坊。還有徽城鎮內明萬曆年間建的許國石坊,這是豐口進士坊的進一步發展,正立面採用兩排四柱沖天坊組合而成,側立面為兩排二柱沖天式。

徽州石坊無論怎樣組合,面闊都未超過三間,據推測這與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制定的“庶民廬舍,不過三間五架”之官方定例有關。

石坊結構

(1)台座與靠背石。石坊的做法是先砌石台座,其上立柱子,這不同於北京木牌樓深埋柱子、加夾杆石而固定的方法。但牌坊的台座大多較簡樸,不做須彌座,其台基深埋於地下。

柱底採用營腳榫插在台座上,為維持橫向穩定,柱子根部還置有靠背石。靠背石的造型早期做成“雕日月卷象鼻格漿腿”,明中葉在明間柱採用石獅,因蹲獅式不利於支撐柱子,故有的石坊將蹲獅設計成倒立狀,使尾部達到一定高度來支撐柱子。清代又簡化成石板靠背,明間中柱前後兩面安裝靠背石,次間柱以前、後、外三面安裝靠背石。

(2)石柱。石柱截面都是方形,且多為抹角方形,也有少數為訛角形。柱子的高徑比近似宋《營造法式》之比例,約為10∶1。為求穩定,兩根邊柱有收分與側腳。

(3)梁枋。早期梁枋多為矩形,因額枋為主要承重梁,為加大斷面略呈琴面。明末盛行月梁。中額枋的截面製成特異的“T”形,上寬下窄,這一做法使枋增加了坐鬥進深,擴大了受力面積,額枋本身也顯得較為精緻。

因石材屬易斷脆性材料,故在受剪切弱點之梁端裝有雀替,雀替形制幾乎與木構無異。明中葉前用丁頭栱,富有裝飾性。

額枋在明間設上下兩道,並於額枋下相應處鑲有兩道字匾平板。梁枋等構件與柱子連接,柱上為凹榫槽,梁枋為凸卯,其榫卯內用金屬楔片錮緊,並用桐油灰嵌縫,以防雨水灌注侵蝕。在柱與額枋交接處採用外箍頭將柱向內箍緊,以防柱內側枋板外擠。

(4)樓面。樓面之舉折作平緩曲線,四角起翹。清代樓面坡度極平,且不易下滑。屋脊獸吻多採用鼇魚,魚尾捲曲向內,這一做法同民居的脊飾一致。

石坊多施斗栱,斗栱由早期分塊拼裝演變成整體雕鑿,至清代刻意簡化成偷心栱板,形成斜撐栱來承托屋面板,不僅減少了接縫又省工省料,使結構更為堅固。

這些構件的裝置,一方面從裝飾考慮使石坊顯得玲瓏剔透,另一方面鏤空部分既減輕了上部荷載,又減小了風的阻力,達到結構合理與外形美觀的協調統一,堪稱石坊設計絕妙之筆。

(5)雕刻。因石坊是裝飾性很強而帶“旌表”性質的建築物,絕大部分都雕有精美的圖案與文字,圖案多為花卉、飛禽走獸、龍飛鳳舞,姿態各異,這些多施于梁枋與雀替部位,柱上還多琢雲紋、鎖紋淺浮雕,在技法上採用高浮雕與圓雕結合方式。

 存入<我的古蹟檔案夾>    查看<我的古蹟檔案夾>     列印     上一筆    下一筆

企劃編輯 / 建築情報雜誌社 系統規劃 / 中威技術顧問公司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