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千張古蹟照片及建築圖面/學術研究、教學參考、設計施工、旅遊導覽
[ IP授權版 ]
※ 圖片
《濟南大明湖公園》 Gleaming Birghtness Lake Park in Jinan

大明湖公園位於濟南市舊城的北部,東臨曆山街,南至大明湖路,西、北兩面臨護城河,是濟南三大名勝之一,被譽為“泉城明珠”。

大明湖,《水經注》稱“陂”、“曆水”,六朝時叫“蓮子湖”,隋唐時稱“曆水陂”,北宋時改名“西湖”,金代元好問在《濟南行記》中始稱大明湖。

昔日大明湖範圍很大,南到濯纓湖,北通鵲山湖,西晉永嘉年間築城牆把湖水分開。北宋熙寧五年(1072年),濟南太守曾鞏為防水患修建了北水門,於是基本形成了現在的規模,總面積81萬平方米,湖水面積為40萬平方米。

大明湖歷史悠久,古建築很多,但在金代曾一度毀於戰亂,元、明、清又逐漸增建,清代以來又遭破壞,水面縮小,1955年才正式開闢為以水景為主的名勝公園。

由於自然條件的限制和歷史的變遷,大明湖形成了水面大陸地小的獨特地形狀況,湖水面積占整個公園面積的50%以上,主要陸地則集中於公園的東北部。

大明湖公園在總體佈局上採用帶狀環形、水陸結合的形式。主要景區位於湖的東部和北部,東部是湖岸區,自然幽靜,是連結南、北景區的陸上紐帶;南部以遐園和稼軒祠兩個園中園構成一個以人文景觀為主體的景區,風格古樸,環境幽雅。湖面上有六個大小不同、風格各異的島嶼,以曆下亭為主,像六塊綠色寶石鑲嵌在湖面上。

大明湖公園分九個景區。

(1)西南門入口區。此區是一個規整開敞的空間,其尺度感的創造試圖與寬闊的湖面相適應,透過高大的喬木林依稀可見湖光波影。

(2)遊樂區。此區沿湖岸佈置,自成區域。

(3)鐵公祠區。鐵公祠為一園中園,以建築為主體,園北部花卉、喬木相間作為背景,沿湖水佈置長廊,透過空廊將湖水引入園中,空間通透與封閉相結合,建築造型古樸典雅、高低起伏。

(4)北山秋色區。此區以植物景觀為主。北部高起的山勢上植松柏、五角楓等,深秋季節,紅綠映襯,頗具山林野趣。主體建築明湖樓掩映于茂密的樹林之中,有曲徑通幽之雅趣。

(5)北極廟區。此區南面是開闊的湖面,北面是北極廟,東面是南豐祠。北極廟以其高顯的位置起到區域內的主體作用。

(6)秋柳園區。此區位于湖的東南岸,以植物景觀為主,百餘株柳樹沿湖而植,形成一個深邃、幽靜的環境。

(7)南門入口區。這是大明湖的又一主要入口,此入口區一覽無餘,湖光景色與道路連成一體,古樸典雅的古牌坊顯示了大明湖久遠的歷史。

(8)遐園區。此區位于南門入口區西,由遐園和稼軒祠兩個園中園組成。遐園以植物山石為主體,曲廊、亭榭穿插其中。稼軒祠是一民居式建築群,三進院落,古樸安逸。

(9)湖心區。此區寬闊的湖面上有六個大小不同、風格各異的湖心亭。古樸的建築風格、歷代名士的吟頌題名,增添了大明湖內在的文化歷史內涵。

在植物配置方面,“垂柳披拂,芙蕖盈湖”是大明湖公園綠化的基本特色。

植物以自然式佈局為主,局部採取規整式造型和孤植、叢植、群植等多種手法,以體現個性美與群體美的統一。公園水面寬闊,沿湖以枝條柔和的垂柳為主,點植樹姿不同的梧桐、白臘、國槐等,形成風格上的對比,豐富了湖岸景色,並與湖中荷花相對映,突出紅荷綠柳的特色。公園北部山丘地帶以常綠喬木為骨幹,形成綠色屏風,配以落葉喬木,山色蒼翠,秀麗多彩。園中園的植物配置各有特點:遐園以春天開花的植物為主,構成春花滿園的景色;鐵公祠內植有松、竹、梅,體現追香尋梅的意境;南豐祠種植檜柏、水杉、竹、國槐等,莊嚴肅穆;稼軒祠正廳兩側冬青綠籬環繞,形成長方形綠地,南北兩端各對植兩株銀杏和白皮松,配置月季,秀麗而古雅。

企劃編輯 / 建築情報雜誌社 系統規劃 / 中威技術顧問公司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