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千張古蹟照片及建築圖面/學術研究、教學參考、設計施工、旅遊導覽
[ IP授權版 ]
《蘇州拙政園》 
‧所屬分類= 古蹟的類型分類 > 園林

拙政園位於蘇州市婁門內東北街178號,是江南園林中以水鄉風貌著稱的大型園林之一,其規模為現存蘇州古典園林之冠,有“江南名園,園中精華”之譽。園址原為唐代詩人陸龜蒙故宅,元代為大宏寺,明正德四年(1509年),禦史王獻臣棄官還鄉,買下寺產,用十六年時間建成此園,並取晉代潘嶽《閒居賦》中“灌園鬻蔬,以供朝夕之膳,此亦拙者之為政也”的寓意取名為“拙政園”,此後幾易其主,多次興廢。現在全園包括中部(“拙政園”)、西部(原“補園”)、東部(原“歸田園居”)三部分,總面積約5.2萬平方米。全園有堂構四十八處,匾聯、門額一百零一處,石刻、條書石四十方,古樹名木有紫藤、檜柏、楓楊等十三種二十一株。

中部的拙政園是全園的主體和精華所在,以占全園面積3/5的水池為中心,池中有東、西二山,西山頂上建有“雪香雲蔚亭”,與之相對的是東山之後六角形的“北山亭”,西山西南腳的“荷風四面亭”位置恰在水池中央。其西、南兩側各架曲橋一座,西橋通“柳蔭路曲”,南橋接“南軒”。越過水池往北為園中部的主體建築物“遠香堂”,系面闊三間的四面廳,透過落地長窗向外環顧,如觀立軸畫卷。堂北臨水為月臺,夏天荷蕖滿池,清香遠溢,故取宋代理學家周敦頤《愛蓮說》中“香遠益清”句題名此堂。堂西水上有廊橋“小飛虹”橫跨,橋南經“得真亭”又有水閣“小滄浪”與“小飛虹”南北呼應,配以周圍的亭、廊,構成一個空間內聚、獨立幽靜的水院。過“得真亭”向北有旱船“香洲”,船廳內安裝大玻璃鏡一面,反映對岸景物,使有深遠效果。“香洲”前艙栗色門窗裝修與後艙高聳的大片白牆形成鮮明對比,仿佛一艘畫舫停泊水邊,給水面增添了無限情趣。整個環境雖由人為,但極富自然野趣,透出宋、明以來文人平淡簡樸的遺風。

沿“柳蔭路曲”穿過“別有洞天”便是西部的補園,它也以水池為中心,臨水建扇面形小亭“與誰同坐軒”,取蘇軾“與誰同坐,明月清風我”的詞意。此亭平面與窗洞、石桌均為扇形,形象別致,具有點景效果。池東岸沿界牆構築水上遊廊,隨勢曲折起伏,體態輕盈,仿佛飄然淩波。遊廊北端連接“倒影樓”(又名“拜文揖沈樓”)。西部主體建築物為“鴛鴦廳”,此廳平面方形,四角各附耳室一間,是為昔日園主人于廳內舉行演唱活動時僕人侍候之用。廳中間用槅扇分隔為南北兩半,南半廳名“十八曼陀羅館”,館南小院內栽山茶、疊湖石,組成冬景;北半廳名“三十六鴛鴦館”,挑出於水面之上,池中植蓮、蓄鴛鴦,夏景甚佳。

東部原為明侍郎王心一“歸田園居”舊址,後經重建,風格明快開朗,但已非原貌。

企劃編輯 / 建築情報雜誌社 系統規劃 / 中威技術顧問公司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