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中華古蹟-學習知識庫:《蘇州滄浪亭》 | 關閉 |
[ IP授權版 ]
※ 圖片
![]()
|
《蘇州滄浪亭》 滄浪亭位於蘇州市人民路滄浪亭街3號,是蘇州現存較早的園林。五代末這裏曾是中吳軍節度使孫承佑的別墅,一說是吳越廣陵王錢元璙別業。北宋中葉,詩人蘇舜欽購得此園,臨水建造滄浪亭,亭名取自《孟子?離婁》“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之意。後來此園歸宰相章申公,南宋初又歸韓世忠,兩度擴建,規模益大,繞牆周數裏,園亭之勝甲于東南,為當時蘇州第一名園。 元、明時期,園廢,曾為佛所有,後荒蕪,至明代已是“竹樹叢邃,極類村落”的狀況。至清康熙年間,巡撫宋犖重建滄浪亭於土阜,又建舫、軒、廊等,園西建蘇子美祠,成今日之規模的基礎。清道光年間,巡撫陶澍又建五百名賢祠於園中。園之現狀為清同治年間巡撫張樹聲重建,除亭址依舊,其餘改變甚多。 如今園內占地面積約1.1萬平方米,園外水面約4860平方米。園以土阜為中心,建築環阜佈置,由北三曲橋入園,即見林木掩映的山丘橫亙眼前,東面山頂即滄浪亭,方形平面,歇山式頂。環山廊繞,起伏有致。由廊向南,即達五百名賢祠、翠玲瓏、明道堂數區。由廊向東,可達面水軒,再向東為複廊,外臨清池,內有山林,兩廊以漏窗相隔,內外通透,蜿蜒十數間,牆上漏窗花式多樣,無一雷同,為怡園和獅子林使用複廊的先驅。園最南部為看山樓,上可以遠眺西南諸峰,故名。 滄浪亭建築樸素無華,漏窗圖案精美,形制各異,在蘇州諸園中獨具特色。滄浪亭與其他園林不同的是,它曾是官紳宴聚之地、文人雅集之所,略似公共性的書院式園林,故整個佈局敞露外向,成為其獨特之處。全園內外山水交融,園外有水池環回,園內以山為主體,臨池有複廊,把園景對外敞開,具有城市公共名勝園林的特點,又以山林野趣在蘇州諸名園中獨樹一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