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千張古蹟照片及建築圖面/學術研究、教學參考、設計施工、旅遊導覽
[ IP授權版 ]
*《鳳凰山江龍宅》
*《古田臨水宮》
*【照片】墨玉某宅平面
*《廬山禦碑亭》
*【照片】皮山托地阿洪住宅剖面
*【照片】?仔島古廟
*【照片】鐘山大田戲臺外觀
*【照片】?仔島古廟
*《無錫寄暢園》
*【照片】武夷山城村漢城遺址宮殿基址中的柱洞、柱礎遺跡
*【照片】太原晉祠聖母殿
*【照片】青浦曲水園湧翠亭
*【照片】浚縣護城河古石橋─南關橋吞水獸
*【照片】靜升王家大院堡牆
*【照片】媽閣廟
《鎮遠青龍洞》 

鎮遠青龍洞

在歷史文化名城鎮遠東面,中河山壁立如屏,瀕臨水,山崖上洞穴縱橫、奇石叢生,較大的石洞從北至南有中元洞(古稱北洞、中河洞或中和洞)、紫陽洞、青龍洞(古稱南洞或太和洞)以及洗墨池穿洞,較有名的石岩有千佛岩、香爐岩、空岩和六眼岩等等。近六百年來,歷代人們在這座奇山異岩之上陸續建寺宇、修祠廟、設學堂、立會館,形成了一片規模宏大、佈局嚴謹、造型獨特、裝飾精美的建築群。歷史上將這裏的山水林泉和古老建築譽為“海上飛來”的“中河仙窟”。時至當代,這裏成了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相得益彰、山水林泉與古典建築交映增輝的黔東第一名勝。它集各族人民建築文化精華於一身,是多民族、多流派、多風格的建築文化群體。

此處人工建築始于何時尚待考,不過從已查到的有關史志記載看,至少可以追溯到明代初期的洪武年間。據有關記載可知: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在中河山一帶修建了真武觀,永樂年間(1403~1424年)又在青龍洞前面建了玄妙觀、山川壇;此後,從永樂至嘉靖年間約一百五十年的時期內,這裏又先後建起了天妃廟、紫陽書院(朱文公祠)、中山寺(今中元禪院)、水府祠、澄江閣、臨清閣、竹柏雙貞堂、歲寒亭、有斐亭、峴亭等等,大體上達到了當今留存下來的規模;在清代,青龍洞建築群又歷經增建和改建,如前清雍正、乾隆時期在青龍洞與中元洞之間的紫陽洞下方建起了萬壽宮,晚清光緒四年(1878年)又增建了祝聖橋上的魁星樓,於是這片規模宏大的建築群日臻完善。如今這些建築成群成組地分佈在中河山石崖上,共有建築物三十餘座,分為若干個建築組群。

主要建築物的結構與造型

(1)中元洞。又稱“中元禪院”,位於中河山石崖北段山腰,現有山門、大佛殿、望星樓、獨柱亭、洞門牌坊、六角亭等建築物。

山門建於洞道內,上有石刻楣額“入黔第一洞天”。洞道由聳峙的千佛岩及其南側的另一岩熔堆積體斜靠而形成。高2.1米、寬1.8米的門框與鑲鉚鐵皮的木質雙扇門扉即嵌入洞道之內。洞道登上禪院的石級折曲成“之”形。

大佛殿建在山門南側一石臺上,是一座重簷歇山頂穿鬥式木結構建築。下層磚石圍護,為佛殿;上層雕欄鏤窗,為藏經樓。整座建築通面闊11.8米,通進深12米。殿內置彌勒佛坐式塑像一尊。

望星樓建於大佛殿和山門洞道北側的千佛岩頂端,為一座三層重簷六角攢尖頂閣樓,但其底層僅圍繞千佛岩西北兩面吊腳形成兩段高度不一的曲尺形廊廳。廊棚拐角交接處向西北淩空翹翼,態勢欲飛。底層廊廳與二樓入口階梯交接處的停止間配以偏廈,底層和中層分別以石拱和木構連廊與大佛殿的底層和二樓連通。

獨柱亭在望星樓東北側,為一單簷六角攢尖頂獨立亭,系由池塘中小石山上的一根獨柱支撐,故名。這座六角亭不相鄰的三面分別以欄橋與周圍的曲廊和山徑連通。

中元洞有北、西、南三個洞口,洞門牌坊位於北洞口,為一磚築單簷懸山頂兩柱一樓拱門牌坊;六角亭位於西洞口,為一單簷六角攢尖頂獨立亭。

(2)萬壽宮。即“江西會館”,位於中河山石崖中段下部,南鄰青龍洞,北接中元洞,上有紫陽洞,為一封閉式的高封火牆四合院組群。從南至北有山門牌坊,前院戲樓、廂樓、楊泗將軍殿,中院客堂(撫府客廳),後院許真君殿及其北側的客房(南府客廳)和文天祥祠(文公祠)等。

山門坐西向東,為一磚石結構六柱五間三樓四翼角廡殿頂牌坊,通面闊16.3米,高12米。

自西向東進入山門再轉向北,登上幅寬為8.5米的14級石階,即進入萬壽宮的前進四合院——前院。

前院南側為戲樓,是一單簷歇山頂穿鬥式木結構建築,面闊4.6米,進深6.65米。戲臺樓面高於台下過道3.2米,高於天井地面2.3米。戲臺兩側無板壁,台後有進深為2米的化妝間,化妝間兩側還有面闊4米、進深2.8米的休息室各一間。戲臺後面兩邊有曲廊分別同前院東、西兩面的廂樓連通。前院兩側的東、西廂樓為雙層單簷單坡懸山頂穿鬥式木結構,各並列四間,通面闊12.4米,進深4米。前院北側的楊泗將軍殿為高封火牆穿鬥式木結構,坐北朝南,兩進三開間,通面闊11米,通進深14.7米。兩進台基高低相差0.36米。殿堂屋面為雙脊結構,前進後簷與後進前簷分別與緊靠東、西兩側封火牆的單坡屋面組接成漏斗形屋頂。

前院北面為中院客堂,呈四合院佈局,北側為廳堂,院子北、西、南三面有高封火牆,東面抵崖壁。客堂大廳坐北朝南,為封火山牆穿鬥式木結構,明次三間,通面闊9.15米,進深11.4米,其前面無廳壁,後面高牆內有一小天井。客廳以南為園林式小庭院,其中靠楊泗將軍殿地段原有內戲樓一座,今廢。庭院西側封火牆中部有側門,門內外均有垂花門罩。

客堂北面的後院為許真君殿,其正殿坐東朝西,通面闊12米,進深10米。殿堂早年已毀,其周圍封火牆與殿內龕台等尚基本保存完好。許真君殿北側為最後一座小型四合院客房,其廳堂坐東向西,雙層單簷高封火牆穿鬥式木結構,明次三間,通面闊9.4米,進深7.6米。前門內有一小天井,門外為長廊。長廊北端有院門,門上方裝騎牆垂花門罩,由此門走下石階可通向中元洞外的祝聖橋東頭。

萬壽宮客堂後面的石臺上有一座園林式小庭院,其東側有坐東朝西、背靠崖壁的文公祠,為三疊馬頭山牆穿鬥式木結構,並列四間,通面闊13.6米,進深4.8米,其中跨屋架因用抬梁支撐結構而使中部兩間連成廳堂。

(3)紫陽洞。又稱“紫陽書院”,位於中河山石崖中段上部,即萬壽宮前進四合院的上方。現有山門、考祠、老君殿、聖人殿及三角亭等建築物。

山門建于紫陽洞口南側兩座獨立岩熔堆積石的夾縫裏,坐北朝南,為單簷廡殿頂樓式牌坊,面闊僅2.8米,高5.9米。三角亭即建在此處的一座堆積石上,為單簷三角攢尖頂獨立亭。

考祠建於山門北面,為三層重簷歇山頂閣樓穿鬥式木結構,(東西向)面闊5.5米,進深3.4米。底層有六根支柱吊腳支撐於庭院外沿半崖間的小石臺上,形成廊廳。中層廳堂兩側簷柱分別高低不一地支撐于前後小石山上。頂層廳堂可以分別從南、北兩側的岩熔小石包頂部進出。樓廳周圍有環廊,環廊東側一段為懸挑廊。

老君殿建於考祠北側的小石山上,底層坐西朝東,面向洞口石崖。中、上兩層坐東朝西,面向鎮遠城廓。殿宇為三層重簷歇山頂閣樓穿鬥式木結構,面闊8.1米,進深6.7米。中、上兩層中柱豎于石山頂部,底層簷柱全部吊腳將石山罩住,而在石山東側形成廊廳。從廊廳外面沿石山上的梯磴可穿過樓板而登上中、上兩層。中層和上層殿堂四周有圍廊。整幢閣樓通高19.38米,為青龍洞建築群中較高的單體建築之一,其頂層僅略低於中河山石崖頂部數米,為整片建築群的次高點。

聖人殿建于老君殿北側崖畔較低的一級石臺上,石台西北角有一小岩熔包,殿堂基腳即跨越這座小岩熔包與石崖間的凹陷地撐木架梁而建,為三層雙重簷歇山頂幹欄式木結構,面闊5.1米,進深5米。其底層的凹陷部分形成登山道上的過廳,中層殿堂西、北兩面有轉角廊,頂層殿堂四周有圍廊。

(4)青龍洞。位於中河山石崖南段,歷史上也稱“青龍洞寺”或“青龍寺”,實為道觀。青龍洞現有山門、呂祖殿、觀音殿、玉皇閣、正乙宮、鬥姥宮和僧房等建築物。

山門坐北朝南,比中河山山麓公路路面高7.9米,門前有向東折北的四十二級石階,為磚築四柱三間二樓廡殿頂樓式牌坊,左右各有馬頭牆八字排開。坊高8.5米,面闊5.4米。

呂祖殿建于山門上方偏南,即青龍洞口左下側半崖上,坐東朝西,為四層三重簷歇山頂木結構,通面闊13.8米,進深8.4米,通高18.4米。呂祖殿底層為廊廳,二樓為膳堂,三樓為客堂,四樓為神殿。每層殿堂周邊均設有圍廊。

觀音殿在呂祖殿北側,即青龍洞口正下方半崖上,坐東朝西,為雙層重簷三疊馬頭牆穿鬥式木結構。兩層正殿明次三間。頂層前沿有走廊,兩側山牆外有披簷及圍廊,通面闊13.8米,進深7米。底層北側山牆外有偏廈一間,偏廈披簷與前簷交接處構成飛簷翼角,而其南側山牆外無偏廈,亦無披簷,僅有一段長2.5米的過廊,在登山石徑的上方淩空飛架通達呂祖殿三樓客堂。底層通面闊15.4米,進深4米,其簷柱從廊沿外下伸4~4.8米,將殿前簷棚及走廊吊腳支撐於崖壁之上。整座殿宇通高達17.2米。

玉皇閣在觀音殿正上方,系緊貼青龍洞主洞口淩空而建,為一座兩位一體的懸空幹欄式木結構駢體建築。玉皇閣坐東向西,其南段主洞口的淩霄殿為重簷廡殿頂穿鬥式木結構;北段偏洞口的望江樓為重簷歇山頂穿鬥式木結構。淩霄殿的頂層因石壁俯罩,故只有聳立於石壁外側的廡殿頂屋面而無樓層,其主體木構架嵌入洞口內,形成殿堂的前部,面闊6.1米,進深3.2米,是為洞口外部的懸空樓面;殿堂後部乃利用青龍洞的天然洞身,面闊8米,進深6.3米。洞內靠東壁築有龕台,上供玉皇大帝及金童玉女雕像。望江樓底層在偏洞口內外形成過廳,洞口外有進深為2.3米的木構懸空部分。過廳頂層系依洞頂外沿築起的一座小樓,其樓層已接近中河山石崖頂端,為整個青龍洞建築群的最高點。望江樓過廳面闊4.4米,進深5.2米。偏洞北側有個矮小的支洞,登臨玉皇閣的石級磴道即經由支洞(洞門)登上偏洞內的過廳,過廳東南角又有一“洞內洞”與主洞內的淩霄殿后部連通。淩霄殿與過廳的前沿廊道及美人靠坐欄均連成一體,構成一條總長12.5米的懸空走廊,走廊底層又構以共有的懸空腳簷,它與淩霄殿和過廳(望江樓)各自的中層廊簷及殿頂、樓頂一起,分別形成駢體的三重簷結構,真可謂巧奪天工。

正乙宮和鬥姥宮分別為觀音殿和玉皇閣下側依崖傍洞的磚築小廟。僧房則緊靠呂祖殿南側石崖的凹陷部位建造,為雙層單簷懸山頂穿鬥式木結構。其底層和樓層分別與呂祖殿的(底層)廊廳和(二樓)膳堂連通。

(5)香爐岩。為青龍洞前陽河畔一座獨立的小石山,上大下小,形似香爐,故稱。岩上有石階、石台、〓峴亭及圍欄等建築物。〓峴亭為一座單簷六角攢尖頂獨立亭,今俗稱蓮花亭。

(6)東山寺。地處青龍洞南側的東關附近,原為由山門、正殿、偏廂、半亭及殿后的六冶岩石院等組成的寺廟,現僅存半亭及園林式小庭院的六冶岩與洗墨池遺址。

(7)令公廟。在青龍洞後中河山東面半山腰,坐北朝南,右側靠中河山石崖,左側臨惠泉溪及東關外古驛道。從南至北現有前殿、東西廂樓、後殿及偏殿等建築物。

前殿為一座雙層單簷懸山頂穿鬥式建築,明次三間,通面闊11.6米。因地就勢,底層進深4.8米,上層進深7.4米。

東西廂樓在前殿樓層後面天井兩側,均為雙層單簷懸山頂穿鬥式木結構。每廂並列兩間,通面闊8.6米,進深5.6米,樓層四周有出挑圍廊。

後殿建於庭院北側,為單簷封火山牆穿鬥式木結構,明次三間,通面闊11.5米,進深明間11米,次間9.5米。

偏殿建于後殿東北側的另一庭院內,坐西北向東南,單簷封火山牆穿鬥式木結構,明次三間,通面闊10.4米,進深5.8米。

局部裝修

青龍洞建築群的主體建築多為木結構,其主要裝修亦多為木作雕飾,其次才是山門牌坊、屋面、台基、柱礎、廊道、欄杆和牆簷上的石刻、磚雕、泥塑、瓦作等。

青龍洞建築群各單座木構建築大多為卷板封簷,少部分簷棚下飾梅花如意斗栱;一般側壁多嵌透雕花窗,前壁多裝半壁花窗;闌額下鑲透雕花牙子,有的也裝萬字格嵌花或透雕檻窗;某些額枋、挑枋或穿枋下飾精雕雀替或透雕騎馬雀替;樓亭殿堂的天棚大多裝有精工刻繪各種圖案的藻井;有的板壁、梁枋飾精刻的深淺浮雕圖案;此外,有的走廊欄杆裝有一般苗族吊腳樓民居慣常採用的美人靠(坐欄)等等。

典型的木雕裝飾工程如單簷歇山頂的萬壽宮戲樓,其飛簷之下飾梅花如意斗栱,前面飛簷翼角與台口簷柱之間飾有圓雕獅子斜撐。頂棚裝有三層八角藻井,其各層花板上有彩漆貼金浮雕花草鳥獸圖紋,藻井中央有獨龍戲珠高浮雕圖案。戲臺正壁上有大型福祿壽三星圓形高浮雕,兩側休息室額枋上裝有“八仙”圓雕像,台口楣枋上透雕雙龍騰雲搶寶圖案。戲臺樓板的正面及兩側裝有巨大罩面枋,枋上有鏤空深浮雕戲紋圖,精刻著“雙龍會”等十幅歷史故事劇的精彩場景,人物栩栩如生。

又如青龍洞玉皇閣和觀音殿的裝修,前沿廊道頂棚及簷棚均由三截“波浪式”卷板封裝。玉皇閣淩霄殿、過廳與觀音殿頂層客廳的欄杆均裝美人靠,讓登臨者能更好地觀賞名城鎮遠及水風光。

再如,紫陽洞老君殿頂層南北兩側和聖人殿中層西北側闌額下全裝萬字格嵌花檻窗,尤其是聖人殿中層殿堂曲廊外的全封閉式嵌花檻窗最下一檔是透雕裝飾,其中心圖案系由各種花草、鳥獸、魚蟲等組合成“青龍洞”、“水無雙福地,黔山第一洞天”等隱形文字,堪稱匠心獨運,巧奪天工。

從青龍洞建築群的屋面工程看,多為青瓦粉飾,正脊上多飾以高約0.5米的花脊,花脊正中多飾以琉璃葫蘆寶頂。不過也有例外,如觀音殿花脊正中彩塑觀音坐蓮大士像,大佛殿正脊上裝二龍搶寶彩塑等。一般在連接飛簷的戧脊或翼角上多飾以鼇頭獸吻。

從各建築組群的山門看,多為重簷廡殿頂樓式牌坊,其裝飾往往正門上方有石刻或粉書楣額,楣額與大門兩側有石刻或粉書楹聯,有的並飾以泥塑或磚雕。

青龍洞建築群的石雕裝飾除石額、楹聯之外,使用最多的還有柱礎。柱礎多為四方形底座、八方形礎身、圓鼓形礎頭的“三截式”石雕柱礎,其上精刻浮雕圖案。構圖除常用萬字紋框邊外,中間一般刻有花草、蝶魚、鳥獸等圖紋,其中有的是借鑒了苗族、侗族的挑花、刺繡和銅鼓花紋的某些構圖手法。它們既反映了漢族常用的喜慶吉祥主題,又表現了少數民族自然崇拜、圖騰崇拜的歷史文化內涵。

各建築組群都很注意每一建築的細部處理,完美地運用了粗中見細、大中見小、實中見虛的過渡線腳。如萬壽宮大面積封火牆面上開了兩個帶簷小窗,兩壁十字漏窗並增設一個門罩,使生硬呆板的大面磚牆頓時生機盎然,這在裝飾藝術與細部處理上實乃神來之筆。此外,各建築組群封火牆簷部一般均飾以寬幅花邊圖案,上作水墨或水彩,繪飾草蟲、花鳥、山水風光畫或其他內容的花邊圖案。一般的廊道、磴道、院台等外側多砌築梅朵形空花女兒牆,使環境添雅增幽。

總體佈局與環境

青龍洞建築群的總體佈局是頗為奧妙的,妙就妙在它與周圍環境、地形地貌的巧妙結合。簡而言之就是:靠山臨水,依崖傍洞,擁岩挹翠,貼壁淩空,五步一樓,十步一閣,曲徑通連,回廊如帶。從市井河灘凝望,見其縱橫排列錯落有致,空間組合層次分明;在建築群內登高,可憑眺四周青山,俯瞰江城碧水。

建築單體和群體佈置因地制宜,建築合組分群,分中有合,合中有分,分合統一。每個組群有其主體建築,也有其次要建築,還有配套建築和配景建築。各組主體建築遙相呼應,中間往往以配景建築過渡。各單體與單體、群體與群體建築之間,建築物的各高程或各層面之間,往往以石階、梯磴、過廊、曲徑、花欄、石拱橋等上下銜接,相互連通。

各類造型的建築物,其排列組合動中有靜,靜中有動,動靜結合,剛柔相濟。如各群體中有的建築淩空翹翼,態勢欲飛,有的方正平圓,端莊穩重;有的馬頭牆體層疊起伏,而有的又加飾翼角或拱成弓形。這樣動靜交替,剛柔組接,從而形成了各組建築群動與靜、剛與柔有機結合的統一整體。

建築縱、橫向空間層次豐富,比例尺度親切感人,而且藏露適中,疏密有度,有的該露則盡其所露,有的該藏則盡其所藏。

從整個建築群看,它以整座中河山及環山奔流的陽河與惠泉溪作為依託的環境空間,使樓亭殿閣與山水林泉各自組成小園林、小風景,再由它們組成大園林、大風景。

文化內涵

青龍洞建築群作為一種歷史文化載體和一種建築文化現象,其內涵是十分豐富多采的。在青龍洞建築群中,有重簷廡殿頂、重簷(或單簷)歇山頂、重簷(或單簷)六角(或八角)攢尖頂、高封火牆四合院等造型,這顯然是傳統的中原建築形制影響的結果。但如果仔細觀察,那麼這些建築往往又根據這裏的獨特地勢,採用吊腳樓幹欄式等結構造型,這顯然又是受黔東南苗村侗寨吊腳樓幹欄式民居傳統構架造型手法的影響。其中有些單座建築或組群,一反傳統中原建築講究左右對稱、前後呼應、上下一致等規制,大膽地作了許多變通處理。比如重簷歇山頂的呂祖殿后側屋面,因靠崖擁壁而無翼角,造成前後不呼應;重簷封火山牆式的觀音殿下層殿堂右側有偏廈,曲尺形屋面形成一隻翼角,造成這座建築左右不對稱且上、下不一致。又如重簷六角攢尖頂的望星樓,底層因圍繞千佛岩西、北兩面構成曲尺形廊道,兩段簷棚交接處也構成單只翼角,這是邊、心不對稱,上、下不一致。再如重簷歇山頂的紫陽洞聖人殿,下層後側因靠崖無簷棚,左側屋面後半截因設登樓板梯亦無簷棚,形成左右既不對稱,前後亦不呼應,上下更不一致的特殊造型。這就是因這裏山遙路遠和地形怪異而敢於在建築形制方面作出的大膽變通,這在客觀上卻發展了中華民族的建築文化,使之更加豐富多采。此外,在一些建築的局部裝修方面,也大膽採用了苗族吊腳樓民居的美人靠和侗族幹欄式民居的廊道封閉式檻窗,並吸取他們民間藝術品的花紋圖案等裝飾。這些都是中原漢文化與邊疆少數民族文化相互滲透、相互交融的結果。所以說青龍洞建築群所包容的文化是“多民族、多流派、多風格”的文化,是多種文化成分的綜合體,是多民族建築文化的象徵。

由於環境因素的制約,青龍洞建築群各單座建築從規模和體量來看,一般都不很大,但從總體規模來看,卻是頗為驚人的,其巧妙佈局和依山臨水的立面造型,則更加令人驚歎。這片建築群之所以形成當今的規模和風格,是歷經明代逐漸建成、清代逐漸發展和完善的結果,是歷代園林建設者勞動智慧的結晶,它反映了當初興建這片園林的宣導者、設計者及參與建設的能工巧匠的營造思想和建築技術、藝術水準。


企劃編輯 / 建築情報雜誌社 系統規劃 / 中威技術顧問公司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