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千張古蹟照片及建築圖面/學術研究、教學參考、設計施工、旅遊導覽
[ IP授權版 ]
《黃州東坡赤壁》 

東坡赤壁位於黃州市城西北角長江北岸的赤鼻磯上,故古稱赤鼻。宋元豐三年(1080年),蘇軾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常來此遊覽賦詩,後人為紀念他,故易名為東坡赤壁,或曰“文赤壁”,以區別於赤壁之戰的戰場“武赤壁”。

東坡赤壁始建于南宋初,後經明代、清代多次修整、重建,辛亥革命後也曾大規模擴建,1949年後更是修葺一新。

現存主要建築有一堂(二賦堂)、一樓(挹爽樓)、一峰(剪刀峰)、二閣(留仙閣、碑閣)、六亭(坡仙亭、睡仙亭、問鶴亭、放龜亭、喜雨亭、酹江亭)。在建築佈局上依山就勢,鱗次櫛比,錯落有致。

二賦堂為東坡赤壁主要建築之一,它面對長江,背依綠樹,雕簷畫閣,精巧美觀。堂內正中頂立一塊巨大木壁,正面為《前赤壁賦》,背面為《後赤壁賦》,字大如拳。二賦堂後壁有楷書石刻,側壁有仿蘇軾手筆石刻。

留仙閣始建於清光緒十年(1884年),閣內刻有蘇軾像,有一“法舟赤壁圖”石刻以及蘇軾乳母任氏墓碑。

碑閣在挹爽樓下層,閣內四壁嵌有蘇軾手書石刻一百零二塊,是蘇軾書法的集大成處。

坡仙亭始建于清同治七年(1868年),屹立於赤壁磯頭,亭內三面有石刻,刻有蘇軾珍貴的繪畫和詩詞。

睡仙亭始建於清代康熙年間,亭內有古代遺留的一石床石枕。傳說這是蘇軾同友人游赤壁,酒醉後睡覺的地方。

問鶴亭原名玩月亭,位於東坡赤壁最高處,1922年擴建東坡赤壁時改名為問鶴亭,因蘇軾在《後赤壁賦》中描寫自己與孤鶴問答而得名。

酹江亭于清同治七年(1868年)修建,原稱禦書亭,因亭內有清康熙皇帝臨摹元代大書法家趙孟?手書的《前赤壁賦》而得名。同時也是得名于蘇軾的代表作《念奴嬌·赤壁懷古》中的名句:“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東坡赤壁整組建築可說是融詩、書、畫、雕刻、建築及眾多珍貴文物於一體的極富民族風格和地方特色的民族建築。

企劃編輯 / 建築情報雜誌社 系統規劃 / 中威技術顧問公司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