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千張古蹟照片及建築圖面/學術研究、教學參考、設計施工、旅遊導覽
[ IP授權版 ]
《賀蘭拜寺口雙塔》  Twin pagodas at Baisikou, Helan

賀蘭拜寺口雙塔

拜寺口是賀蘭山脈的山口之一,在賀蘭縣境內,東南距銀川約50公里。溝口南北兩側的臺地上遍佈西夏遺址,雙塔就雄踞于溝口南側的臺地上。

拜寺口雙塔始建於何時,史籍未載。在明《萬曆朔方新志》所附的《寧夏鎮北路圖》中,在拜寺口處標有兩座佛塔,這是文獻中有關雙塔最早的資料,說明在明萬曆以前雙塔即已存在。1986年,對塔維修時,在雙塔西邊一塔的塔刹穹室內,發現了西夏時期的絹質彩繪佛畫、印花綢、絹紙花、銅佛像等一批珍貴文物,並對西塔的塔心柱和東塔角梁的朽木做了同位素C14的測定,結果表明,雙塔“很可能始建於西夏中晚期”距今約八九百年。雙塔建築結構拜寺口雙塔,東、西對峙,相距約80米。兩塔均為十三層,八角形密簷磚塔,平地直起,不設基座,第一層比較高大,厚壁空心。在細部處理上又各具特點。

(1)西塔。據實測,塔身高31.36米,塔刹殘高5.55米。塔身第一層,邊長3.2米,直徑8.4米,高6.24米,約占整個塔身總高的1/5。第二層塔身高度驟減為1.08米,往上逐層遞減;至第十三層只有0.74米。每層之間皆用磚疊澀出簷。第一層簷高1.12米,深0.52米,由下而上共為10皮。其中第二、四、六皮磚砌成為菱角牙子;第十皮上部做出瓦壟勾頭。往上各層,出簷作法與第一層基本相同,但尺寸略異,瓦壟勾頭細部也稍有不同,其中奇數層的瓦壟勾頭為圓形寶珠紋,而偶數層則為呈“品”字形排列的三個一組的寶珠紋。各層簷角原有仔角梁,用以安裝套獸、懸掛鈴鐸,維修前只存朽木。

塔身壁面抹白灰草泥,第一層樸素無飾;第二層以上,每層每面都有方形淺龕,淺龕內外和轉角處,均有彩繪影塑。

第一層南壁辟券形門洞,高1.5米,寬0.5米,深2.85米,甚為狹小。塔心室呈圓錐形,底徑2米。

塔刹僅存刹座和相輪。八角束腰須彌刹座,束腰上為一周仰蓮瓣,上承“十三天”相輪,維修前殘存十一層。須彌座轉角處各塑跪坐角神圓雕一尊,面相渾圓,雙目鼓突,裸體挺腹,雙腿屈跪,似背負重物。須彌刹座砌體中間有一穹室(或稱“天宮”),穹室圓形尖頂,直徑、高均為2米,塔心柱貫穿其中,沿壁朱書梵文,間有西夏文兩字,漢譯為“上師”。相輪內塔心柱四周,各立一根架中木,殘高150~170釐米。其中兩根架中木上,墨書梵文各一行,已漫漶不清。

(2)東塔。據實測,塔身高31.1米,塔刹殘高2.9米,塔身第一層,邊長3米,直徑7.24米,高7.47米,約占整個塔身總高的1/5。兩層塔身高度驟減為1米,往上逐層遞減,至十三層僅為0.33米。與西塔不同,每層之間除塔簷外又築有平座。第一層塔簷高1.15米,塔簷下挑出十一皮,上收五皮,其中第二、四、六皮磚砌成菱角牙子。簷上平座下出三皮,上收二皮,總高52釐米,深62釐米。第二層至十二層塔簷、平座的形制與第一層完全相同,唯疊澀磚的皮數有所不同,第十三層塔簷上未設平座,上承塔刹和相輪。塔刹與相輪的形制與西塔相同。塔身各層簷角作法與壁面處理也與西塔一致。但壁面的裝飾與西塔差別很大。第一層南壁辟一窄小的券形門洞,高2.21米,寬0.8米,深2.1米。塔心室呈圓錐形,底徑3.5米。在第三層南、北兩面,第四層西南面,第九層東、南、西、北四面,第十二層西面各開一不大的券形窗洞。

維修前塔刹已殘,八角束腰須彌刹座上承的相輪僅殘存八層。維修時發現,相輪中心立一根鑄鐵管,由三截管子以子母口套接而成,總高2.2米,外徑0.4米,內徑0.32米。鐵管下為一圓形鐵托,直徑1米,高0.07米,表面微弧,中有孔,鐵管正好安在孔內。
雙塔建築裝飾

拜寺口雙塔皆有彩繪影塑等建築裝飾,但東塔遠不及西塔豐富。

西塔除第一層外,彩繪影塑遍佈第二層以上塔壁、壁龕、塔簷、塔刹及各轉角處。內容有佛像及各類佛教人物造像,獸面紋及多種裝飾圖案等,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具有明顯的西夏特色。

塔簷疊澀磚白灰皮上,皆塗色。各皮磚多施朱紅,菱角牙子磚則相間施以紅、藍、綠三色;刹座蓮瓣亦用紅、藍、綠三色重彩勾勒。二層以上,每層佛龕兩側和轉角處皆有影塑。佛龕兩側,各塑一口含聯珠流蘇的獸面,施朱紅、綠、黑等色彩繪。獸面雙目鼓突,獠牙外露,鼻孔碩大,面目威嚴可怖。二、四、六、八、十、十三層的轉角處,塑火焰寶珠紋,其餘各層轉角處塑雲托日月。

七彩繪影塑中,每層每面壁龕中的佛像和佛寶最具藝術和科研價值。維修前,除第二層龕內造像全毀外,其餘各層部分被毀,保存較完整的有67尊。第三、四層塑立僧,其形象皆年事較高而體魄健壯,身著朱紅或綠色袈裟,或雙手執杖,或雙手合十,神態安詳,有圓形頭光。第五、六層塑羅漢坐像,皆坐於不規則的山形座上,有圓形頭光和背光,姿態各異,有的神態自若,有的笑容可掬,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第七、九層塑護法金剛,頭戴寶冠,系寶僧,著牛肚裙,披巾繞身,頸飾項圈,臂著腕釧,身材矮小,體魄健壯,手持各種法器。第八層塑化生童子,腰系帶,著短裙,頸飾項圈,臂帶釧,巾繞身。周圍佈滿寶珠,手持寶物,雙腿曲蹲,作跳躍式。第十、十一層塑供養菩薩,頭戴冠,系寶僧,上裸身,胯著裙,項掛瓔珞,手托供物,腰細胸寬,雙腿曲伸,似在舞動。第十二層塑七寶,分別是背駝火焰寶珠的像、戟形法器、馱珠寶的馬、法輪、寶瓶,以及女像、男像等。第十三層塑吉祥八物,其中有寶輪、盤腸、寶罐、寶傘、寶魚、寶花,另外兩物寶螺和寶蓋已殘毀。

東塔三層以上,每層每面塑兩個獸面,下繪朱紅色串珠,獸面之間彩繪雲托日月圖案,日為紅色,月為黃色,轉角處設火焰寶珠圖案與西塔彩繪影塑相比,則工藝較為粗糙。

企劃編輯 / 建築情報雜誌社 系統規劃 / 中威技術顧問公司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