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千張古蹟照片及建築圖面/學術研究、教學參考、設計施工、旅遊導覽
[ IP授權版 ]
《大理崇聖寺三塔》 

大理崇聖寺三塔

崇聖寺三塔位於大理明代古城西北約1公里處原崇聖寺前,有主塔和南北雙塔,為大乘佛教建築。根據文獻記載和考古測定,主塔始建年代當屬南詔勸豐祜時期,亦即9世紀初;北塔為大理國時所建,晚於主塔兩百年左右;南塔建造年代估計與北塔相近。

主塔又名千尋塔,為十六層方形密簷磚塔,通高69.28米,其中塔身高66.13米,塔基高3.15米。塔身為環築厚壁式結構,內壁垂直,上下貫通,內部設有環壁木質樓梯。塔基分上下兩層:上層磚砌須彌座,高2.07米,下層台基圍以石欄板和望柱,高1.08米。塔身底寬9.81~9.85米,四壁磚牆厚約3.3米。第一層塔身高12.04米,約為塔高的1/5,東壁辟方形塔門,清代維修後封牆,西壁有1.8米×1.1米的後窗洞,成為現在進入塔身的通道。南、北、東三面塔門上各嵌一大理石碑,碑額有的鐫五方如來佛像,碑文已剝泐不清。

塔身第二至第十五層結構基本相同,其中第二至第九層尺寸比較接近,九層以上收分逐漸明顯。第二層塔身高1.35米,面闊10.2~10.5米,塔簷凡十七層磚,每層出跳5~7釐米不等,每面塔簷寬12.2米,高1.8米,塔角稍往上翹,兩端高出中部約30釐米左右。塔身東、西面正中設龕,內置石佛一尊,均明代所置;南、北面正中則開券形窗洞。第三層塔身則南北為龕,東西為洞,其上逐層交替,而各層洞龕兩側均砌一亭閣,內置大理石刻梵文經咒,亦為明代所置。

從整體看,千尋塔的塔身樸實無華,具我國唐代密簷塔的共性,但從細部處理看又有其自身的特點,主要反映在塔頂與塔基的處理上。

首先,我國中原地區佛塔多數在塔基內設有地宮,用以埋藏佛骨舍利或其他文物,而千尋塔的塔基沒有設地宮,只是在基礎部分採用內外放腳的辦法,以加大加寬塔基的著地面積,塔心底面鋪磚七層,其上用淘洗過的青砂夯實,從總體上增強了塔的穩固性及抗震能力。其次塔頂四角都安裝了金翅鳥,俗稱金雞,這與大乘佛教密宗的教義有關;還將舍利、舍利塔模和其他文物密藏於塔頂中央塔刹基座的中心柱內,在維修時發現的六百多件南詔、大理國文物,多數均發現於千尋塔塔頂的塔刹基座內。

在發現的諸多文物中,舍利塔模佔有相當數量。如於千尋塔塔頂東側一牆洞內發現的五色舍利塔模,通高29釐米,外形為抛物線形。其最外層用鐵製作塔身,揭開後是一鎏金銅質舍利塔模,用銀製作塔刹和仰蓮,裏面是兩層用銀和金製作的塔罩,最中心部分是用紅色琥珀製作的塔模,形狀與鎏金銅質塔模完全相同。這一用五種不同材料製作的塔模,象徵了青、白、赤、黑、黃五色,反映了密宗的特色。在千尋塔內還發現有木雕舍利塔模,塔基作雙層八角須彌座,塔身作鐘形,中腰雕四金剛杵圖案,塔刹由寶蓋、相輪、寶珠等組成。

崇聖寺三塔中的南北雙塔均為十層,平面呈八角形,通高42.19米,塔身各層比例、外輪廓線及塔身裝飾均與千尋塔不同。南北雙塔底層高度相對減低,二層以上塔層高度大體相近,外輪廓線近於錐形。塔第四、六、八層有鬥平座,還有模仿樓閣式建築的倚柱、破子楞窗,塔身八面砌出形狀各異的塔形龕,塔簷上施以仰蓮和團蓮。過去一直以為南北雙塔為實心磚塔,現在探明八層以下並非實心,而有一個長、寬均約0.8米的方柱形空間,塔心底部還發現造塔時用於標明方向的十字形木質桁架。南北雙塔相向傾斜,塔尖偏中心線約90釐米,然而明代已有“旁二塔如翼內向”的記載,近四百年來,傾斜度無明顯變化。


企劃編輯 / 建築情報雜誌社 系統規劃 / 中威技術顧問公司 >>版權聲明<<